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 蔡冠深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近日到河套、前海和鹽田港進行調研,並與特區政府官員就推動經濟金融與創科發展、強化大灣區合作等進行深入交流。夏主任年初在北京深入解讀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動港澳發展發表重要講話,今次再南下調研,充分體現中央對香港積極參與大灣區建設的殷切期待。此行夏主任聚焦調研多個不同戰略定位的合作區,對深化推進合作區制度創新、強化內地與香港規則對接、促進灣區市場一體化發展帶來重要啓發和指示。
發揮港「內聯外通」優勢
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我認為香港工商界可積極配合特區政府,充分發揮香港「內聯外通」的功能優勢,大膽創新,主動出擊,跟大灣區內地城市加強協作,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和新經濟增長點。香港工商界尤其可在以下四方面進一步推動參與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建設貢獻力量。
第一,加強港深軟硬件合作,推動河套「一區兩園」協同發展。港深兩地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可共建共享大型科研儀器設備,打造國際一流科研實驗設施集群,並建設產業中試轉化基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科技創新提供硬件支撐。軟件方面,內地和香港創投資本更可共同設立創投基金,投資河套合作區內的科技創新項目,並建立創投資本信息共享平台,促進兩地創投資本交流合作。港深政府可簡化外籍人才在河套合作區內申請居留證件的流程,並建立兩地信息共享平台,為外籍人才提供更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第二,與前海共建創科及高效現代服務業平台。香港可推動在前海設立專項投資基金,並深化與前海的管產學研合作,主動將高校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帶到前海,重點更好利用香港的高端人才與大學基礎研究優勢,在前海實現科技產業化。香港工商界也可抓緊前海推動海洋產業發展的機遇,加強與前海合作,積極推廣船舶融資租賃等海洋金融產品,發展海上保險、再保險及船舶金融等特色金融業,推動灣區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拓展全球市場 高質量發展
第三,推動大灣區邁向國際化新高度。香港與內地工商界可攜手將大灣區打造國際級品牌中心,形成超級品牌產業集群,並加強灣區跨境電商合作,落實產品統一認證及檢測標準,促進灣區產業鏈與供應鏈創新管理,並逐步輻射到周邊地區。香港更要演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角色,協助內地與國際規則標準制度體系接軌,提升大灣區國際化程度,推動灣區邁向更高水平開放發展,吸引更多全球資本、技術和人才。
第四,發揮香港專業服務功能優勢。廣東早前舉行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強調要在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產業兩大領域集中發力,為香港融入大灣區現代化產業體系帶來新的切入口。香港法律、會計、顧問諮詢、知識產權保護等專業服務,能為廣東高新產業提供所需支援,助力推動大灣區產業升級,並與廣東強強結合,攜手拓展全球市場,實現安全、有序、高效出海。
總括而言,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重大區域戰略,也是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佳切入點。香港必須加強與灣區省市聯動,促進彼此在專業服務、科技創新、金融、貿易物流、跨境數據流動等多個領域的合作,為高質量建設大灣區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