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近日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鹽田港進行調研,並聽取特區政府官員介紹今年經濟金融工作。陪同調研的署理行政長官陳國基昨表示,夏寶龍就香港未來金融經濟要如何配合國家發展,特別是盡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出很明確的指示,對未來發展如何充分用好北部都會區以及河套地區有很大幫助。
夏寶龍今次調研行程,體現中央對深化粵港全方位深層次合作、加快推進大灣區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對加速河套區創科發展殷切期待。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須敢於改革突破,強化灣區聯動,尤其是要善用河套區這塊試驗田,透過制度創新、規則銜接,促進粵港兩地創新要素互通交融,流動更為暢順便利,實施得宜再複製擴展適用範圍,進一步激發香港經濟活力,以實際行動改革促興。
夏寶龍調研的河套、前海等合作區,均是帶動大灣區合作發展的重大平台,對香港來說,用好這些平台,更好建設大灣區,乃是作為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實現自身發展的重要抓手。夏寶龍專門主持召開座談會,與特區政府官員就香港在新形勢下進一步識變應變求變、加快改革促興和進一步加強粵港合作、更好融入大灣區進行深入交流,並寄語特區政府繼續勇於改革、敢於破局、不斷創新,期望粵港澳大灣區更多互惠合作、聯動發展,這亦是對香港提出要求。香港應好好思考,如何加快行動,發揮所長,在現有基礎上更進一步,把合作平台搭建得更寬闊、更穩固,將大灣區發展推上新台階,為建設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貢獻力量。
由於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碰到的很多問題是前所未有的,粵港兩地在創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動、資源開放共享等方面,仍有一些障礙,有必要進一步拆牆鬆綁,最關鍵是要解放思想,勇於打破條條框框,才能蹚出一條新路子。特區政府一直強調在不同領域推進改革,在大灣區規則對接方面,可思考如何提出更具創新性的政策措施,主動加強與內地相關方面的工作協同,全面釋放大灣區合作潛力。
例如河套「一區兩園」,是深港科技創新合作最直接的對接點,面積雖不大,在河套區開闢制度與創新政策,推動人員、物資、資金、信息等要素高效、安全、自由、有序流動,讓河套成為「特區中的特區」,不僅能強化兩地科技創新協同效應,而且也能發揮規則銜接、機制對接的重要引領作用。河套的平台已經搭建,發展規劃已經出爐,接下來特區政府更應主動作為,承擔起改革突破的重任,樹立示範,並在時機成熟時擴大應用層面,帶動北都會區的建設,繼續推進大灣區高質量融合發展。
當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香港須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經濟提速提質。合作才是硬道理,特區政府眼前要務是用好河套和前海等平台,與大灣區城市加強協作,大力培育新質生產力和新經濟增長點,早見實效,推動香港實現更好發展。(香港商報評論員 蘇信)
頂圖圖說: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