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環保從業員總會主席 林曉輝
2月8日至10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鹽田港進行了調研。此次調研不僅再次體現了中央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高度重視,也凸顯了深港兩地乃至整個大灣區城市的未來合作與聯動發展至關重要。
夏寶龍主任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調研中,詳細了解了河套「一區兩園」的合作情況。河套合作區作為「十四五」規劃下粵港澳大灣區的重大合作平台,由香港園區和深圳園區共同組成,橫跨深圳河兩岸,面積共3.89平方公里。這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跨境合作模式,為深港兩地科技創新合作提供了無限可能。深圳園區的高端科創資源已形成從「零的突破」到「集聚發展」的良好局面,與香港園區共同聚焦生命科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三大領域,推進和落地了眾多高端科研項目。而香港園區也即將正式進入營運階段,首批租戶來自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等支柱產業。這種「一區兩園」的合作模式,不僅促進了深港兩地科技資源的深度融合,也為大灣區乃至全國的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夏寶龍主任在河套合作區的調研中,特別關注了科研人員的跨境通行便利安排情況。這反映中央政府對於深港兩地人員、資金、技術往來便利化的高度重視。因此,未來港深兩地必須深化合作,特別是在合作規則及人員往來安排上,要與時俱進,不斷適應新的發展需求。
河套合作區大可以作為「先行先試」的試點,在人員往來、跨境資金流動、科研數據共享等方面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例如,可以實行特殊的人員往來模式,利用人臉識別等技術簡化通關流程,吸引全球人才和大灣區內部的人才進入合作區。同時,還可以爭取試行專屬的跨境政策措施,讓人員、物資、資金、數據等重要創新要素在合作區內便捷流動。
夏寶龍在調研期間還前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和鹽田港進行考察。前海合作區作為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的重要平台,已經吸引了眾多香港企業和人才入駐。而鹽田港作為大灣區的重要港口之一,其發展情況也直接影響到大灣區的物流效率和國際競爭力。
總而言之,大灣區各城市應該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並聯動發展,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像深圳可以繼續發揮其在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方面的優勢,而香港則可以發揮其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為大灣區的整體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只有這樣,才能共同打造國際一流灣區,為國家和地區的繁榮發展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