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節後A股和港股的大幅走強,摩根士丹利、瑞銀、高盛等外資大行紛紛唱多中國股市,調高A股和港股相關指數的目標位。
蛇年開市以來,港股、A股以及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整體走勢較強,在全球各類資產中漲幅居前。其中,恒生指數2月至今大漲16%,恒生科技指數大漲24%,A股創業板指數上漲10.6%。
今年1月,外資加碼布局中國股市。國際金融協會數據顯示,1月新興市場股票整體遭遇資金外流,當月資金淨流出量達到115億美元。不過,中國股票市場表現出眾,吸引了約2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為去年9月以來最高。該協會表示,隨着國際投資者對中國人工智能、半導體等領域的發展興趣增強,中國科技板塊受到提振,抵消了新興市場股市整體走弱的影響。
近日,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發表觀點稱,中國股市特別是離岸市場,正在發生結構性轉變,上調MSCI中國指數評級至標配,並分別上調恒生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的目標點位至24000點、77點。
摩根士丹利認為,政策信號明確轉向、地緣政治格局改善,以及科技突破重塑信心三大因素推動中國市場步入新階段。
隨着DeepSeek橫空出世引發中國科技股大幅上漲,外資機構對中國股市趨於樂觀。
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DeepSeek因用較低的成本達到同類世界領先大模型的水平,使中國創新重回全球投資者視野,「我們注意到,與AI主題關聯度較高的板塊諸如計算機、汽車、電子等行業在春節後迎來明顯的估值提升,並將大科技板塊成交金額占全部A股的比例推高至歷史高點。中期來看,該主題或隨着基本面利好不斷兌現與更多應用場景的落地而呈現脈衝式上漲行情。」
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預計,未來10年,AI的廣泛普及有望推動中國股票整體盈利每年提高2.5%。此外,增長前景改善加之潛在的信心提升預計將推動中國股票的合理價值提高15%~20%,並可能帶來超過200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資金流入。這些因素促使我們將MSCI中國和滬深300指數目標點位上調至85點和4700點,意味着未來12個月存在16%和19%的上漲空間。
「展望2025年,在所有資產類別中,我們應該對中國股票市場充滿信心,中國股票無疑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長期投資選擇。」摩根資產管理投資總監杜猛指出,「通過深入比較,一些景氣度較高、極具投資價值的行業和公司值得重點關注,如鋰電、工程機械、消費電子和半導體等。」(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