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指南針再度收購先鋒基金股權,成為公司控股股東。近年公募基金管理人出現多起股權轉讓,其中中小機構股權轉讓較為困難。
公告顯示,指南針與北京鵬康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將收購北京鵬康持有的先鋒基金22.5050%股權,交易價格為1.09億元。而在2023年12月,指南針先後買下先鋒基金4.99%與34.2076%的股權,並獲得監管正式核准,對先鋒基金的持股比例增至39.1976%,成為第一大股東。也就是說,本次收購交易完成後,指南針將持有先鋒基金61.7026%的股權,並成為其控股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在拿下公募牌照之前,指南針已經成功拿到券商牌照——公司全面收購了網信證券,並在2023年1月12日宣布將其更名為麥高證券,從原有的金融信息服務向證券基金業務發展融合。
先鋒基金官網顯示,先鋒基金成立於2016年5月,據同花順數據,至去年年末,先鋒基金旗下共有9隻產品,管理規模為27.49億元,在202家公募機構中排名第164。
近來還有數家中小公募的股東尋求股權轉讓,多數轉讓艱難。深圳鉅盛華持有的新疆前海聯合基金30%股權在4次流拍後,終於在最近的第5次掛牌拍賣時迎來買家——上海證券於今年2月7日成功拍下上述股權,拍賣成交價為3766.22萬元。嘉合基金、東海基金、中航基金、寶盈基金、上銀基金等多家機構的股東也在尋求下家,部分股東手頭股權被反覆掛牌轉讓。
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小公募股權轉讓難的原因主要有報價高、公募經營狀況不佳、潛在買家憂慮後續如何持營等。(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