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輝豪
由DeepSeek橫空出世引發的熱潮一浪接一浪,投資者對中國科技股的追逐步履不停,推動港股市場節節攀升。上周五,恒生指數單日大漲900點收盤,突破2024年10月上旬高位,創下三年新高。年初至今,恒生指數累計上漲3418點或17.04%;恒生科技指數更是一騎絕塵,在上周五大漲6.53%收盤,年初至今已累計上升31.14%,引領全球主要股指走勢。
DeepSeek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的歷史性突破震驚了全球,不僅讓硅谷的科學家對中國的科技創新實力拍手稱讚,也讓華爾街金融巨頭對中國資產高看一眼,尤其是重新點燃了對中國科技股的信心,並帶動海內外的投資者對中國資產進行價值重估。
北水推動港股上漲
近一個月以來,儘管投資者對特朗普政府主導的不斷擴大的關稅戰保持警惕,以及股市大幅上漲引發部分投資者獲利回吐,港股走勢有所反覆,但2月17日民營企業座談會的召開,及隨後阿里巴巴曬出的靚麗財報,都讓投資者吃上了「定心丸」,他們重新點燃了對中國科技股的熱情。
從交易數據來看,主導這輪港股上漲的因素,其實更多是由內地資金在推動。南向資金蜂擁而入,給港股帶來了的巨大的能量。數據顯示,單在1月,南向港股通錄得1185億元的強勁資金流入,創造了2021年2月以來月度流入規模之最。而在本月,南向資金繼續加碼流入港股,成為推動港股節節上升的先鋒。此外,在春節期間,美國科技股迎來了一輪新的調整,部分機構將注意力轉移到中國科技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上,此前部分對中國資產「愛理不理」的資金在回流,因為他們也害怕錯失上車的機會,更是害怕「高攀不起」。
從數據來看,儘管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加入唱多中國資產的行列,但實際上這些外資並沒有太明顯的做多痕跡,而是部分被動型資金在錄得凈流入。從資金流動來看,這些外資或從印度等新興市場流出,流入港股以及中概股,成為這輪市場回暖的力量之一。
但無論哪方面的資金在起主導作用,中國資產近期再次受到內外資金的青睞,這是監管層和投資者都樂觀其成的。畢竟中國資產在過去受到壓抑的時間太長,尤其是在過去一年多來,全球主要股市在美股屢創新高的帶動下創出歷史新高,這讓中國投資者望洋興嘆了好久好久。這次,會風水輪流轉嗎?
多空博弈料加劇
從目前的走勢來看,中國資產尤其是港股和中概股,迎來了基本面的反轉,甚至可謂是迎來「戴維斯雙擊」時刻,以致各方皆大歡喜。但市場這種樂觀情緒能維持多久,還是有待觀察的。因為像如今這樣的樂觀情緒,在去年國慶假期前後就曾出現過。彼時,在中國政府出台系列穩經濟政策組合拳的帶動下,市場也一度洋溢着像如今這樣看漲的情緒,但後來市場急轉直下,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都從高位大幅回調,一度讓投資者迷失了方向。
因此,最新這一輪中國資產的重估能走多遠,同樣還是要打上一個問號的。從港股來看,雖然自1月13日的低點大幅反彈,但股指和相關個股也是在震蕩中走高的,畢竟像這樣迅猛的漲勢,勢必會累計大量的獲利盤,多空博弈加劇,從而導致市場走勢反覆。
從內在上漲動力分析,港股這一輪的上漲因素更多是由南下資金推動,也讓主導權更多掌握在「自己人」手中。如果資金不是在熱炒,而是真正認可中國的科技創新實力及中國經濟的韌性,那麼中國資產或將是迎來真正的重估時刻。
從外圍因素來看,「特朗普2.0」帶給世界的衝擊或許才剛剛開始,無論是勢在必行的加徵關稅行動,還是諸如進一步限制別國的科技發展等舉措,都是懸在A股和港股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同時,美股也顯現出了從歷史高位回調的跡象,如果美股多頭特朗普不再忌憚股市的回調,一意孤行在全球範圍內到處煽風點火,大打貿易戰,「高高在上」的美股大幅回調的風險不是不可能,不少華爾街對沖基金的大佬近期表示擔憂。而美股如果大幅回落,勢必帶動全球主要股市走弱,中國資產恐也難避免這樣的風浪。
DeepSeek引發的科技革命仍在持續,中國在全球AI競爭中走在前列,以及中國科技自主創新所展示出來的實力,都讓世界各國大為震撼。作為外資投資中國資產的橋頭堡,以及中美資金博弈的主戰場,港股這一輪由DeepSeek帶來的資產重估能維持多久,以及未來敘事方式如何進行,投資者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