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後天即將發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於網誌透露,新財案封面顏色是湖水藍,代表着未來發展大潮中的一片藍海、蘊藏的無限機遇,並指將提出加強版「財政整合」策略,嚴控開支、適度開源,以及投資未來。發展乃是硬道理,否則收入和開支均無從談起;積極把握機遇,堅定投資未來,才是消滅財赤的根本之道。
滅赤離不開開源節流。有鑒香港目前財政狀況,誠須節流為主、開源為輔。近年政府開支增長明顯偏離正常,過往相當於GDP的比率絕少超過20%,惟連同今年預算在內卻連續五年超過24%。人口老齡化淪為主要推手,導致社福和醫療的經常開支與日俱增,若不控制開支無止境增長,勢必構成長遠結構性問題,威脅公共財政的可持續性。因此,基本法要求預算案以量入為出為原則,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倘若放任開支攀升,收入卻未同步追上,亦即繼續停留在佔GDP約20%,而未增加到24%甚至更高,那麼結果只得一個,就是無法走出赤字。好像新加坡,其政府收入不超過GDP的20%,其開支也控制在不超過GDP的20%。
基於結構性問題,節流當屬必須;至於開源方面,不論為了確保收入到位,抑或為了長遠經濟社會需要,發展均為必須。透過加稅來增加收入,不單會動搖香港的簡單低稅環境,還恐拖低競爭力致使稅收因加得減。其實,增加稅收不一定要調高稅率或開徵稅種,經濟欣欣向榮也可帶動庫房收入。最新薪俸稅收連續兩年創新高,利得稅同期則創下歷史最高與次高,均充分說明經濟向好對稅收的正面作用。譬如「搶人才」大獲成功,便可推動薪俸稅收水漲船高;又如「搶企業」持續發力,亦可確保利得稅收財源滾滾。配合近期股市顯著回勇、樓市見底回穩,趁勢在「搶上市」、「搶資金」等加大發力,從印花稅收到賣地收入等也將會恢復過來。而越來越多旅客來港,也為盛事經濟注入強心針,帶旺市況提振市場信心。陳茂波以湖水藍作為新財案封面顏色,正是要強調香港充滿機遇,持續發展才是香港必由之路和滅赤根本之道。反之,財赤之下若再縮減投資,只怕形成惡性循環,既不利經濟長遠健康發展,亦會影響社會民生。那麼,如何發掘藍海機遇?首先,祖國永遠是香港的堅強後盾,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無疑機遇無限;其次,要發揮內聯外通優勢,把握當前供應鏈重整潮及資產重置潮等,推動高質量發展及八大中心建設。全港各界均期盼,預算案堅定投資未來,能為香港塑造更多更大的新動能新優勢。
財政要平衡,「財政整合」也要平衡地趨利避害。陳茂波便指,嚴控開支的同時要維持和改善民生服務,適度開源亦要顧及香港的競爭力。至於投資未來,包括善用公共資源和市場力量,則是有利無弊,對公共財政及每一位市民均有裨益。唯有把餅做大,才有更多的餅可以分。最理想的情況是,在維持簡單低稅的基礎上,庫房仍能有充裕收入,在足夠應付基本開支之餘,尚有條件進一步投資未來,甚至透過退稅之類藏富於民。預算案要做好發展文章,藉經濟增長來走出財赤,相信大家都會樂見其成。
香港商報評論員李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