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相投顧數據顯示,一季度主動權益基金的規模小幅上升至34455.19億元。從行業來看,主動權益基金一季度前三大重倉行業為電子、新能源、醫藥。
其中,偏股混合基金在產品數量和產品規模上占據主導地位,產品數量為2577隻(按主份額統計),產品規模從2022年一季度的29977.69億元回落至2025年一季度的20919.56億元,占當期主動權益基金總規模的60.72%。
從管理人維度來看,主動權益基金規模超2000億元的公募基金管理人只有易方達基金。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規模排名前十的公募基金管理人,其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規模超1500億元的有4家,數量與上季度持平。
一季度主動權益基金新發規模合計164.99億元,合計新發53隻基金。其中,偏股混合基金新發產品數量為43隻,占主動權益基金新發產品數量的81.13%。
業績方面,三大主動權益類基金指數均跑贏滬深300指數。在板塊標籤方面,科技板塊在過去3年表現突出,幾何超額收益為8.46%;在風格標籤方面,價值風格近3年表現相對較好,幾何超額收益為0.44%。
持倉方面,從權益倉位角度來看,一季度積極投資股票基金倉位為89.32%,偏股混合基金倉位為86.45%,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倉位為71.71%,各類型基金的投資範圍與投資比例直接關係到基金倉位的高低。拉長時間年限來看,滬深300漲跌與基金倉位的變動相關性較高。
截至一季度末,主動權益基金重倉股前三名分別為寧德時代、貴州茅台、美的集團。從增減持角度來看,一季度主動權益基金增持市值排名前三名分別是比亞迪、山西汾酒、紫金礦業;減持市值排名前三名分別是寧德時代、滬電股份、中際旭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