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約收購依然是部分公司控股的方式之一。根據Wind統計,年內已有浩歐博、交大昂立、成大生物、ST新潮等4家公司發布了要約收購相關公告。業內認為,由於要約收購存在一定的溢價,因此蘊藏部分套利機會。
要約收購是指收購人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公開向上市公司的全體股東發出收購要約,一般分為全面要約和部分要約。要約收購約定的收購期限一般不得少於30日,並不得超過60日。各國法律對強制要約收購觸發點的規定各不相同,我國目前的強制要約收購觸發點定為30%。
ST新潮4月18日晚間公告,伊泰B股擬向公司全體股東發出的部分要約,預定要約收購股份數量為34.68億股,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1%,要約收購價格為3.4元/股,高出該股18日收盤價兩成。
本次要約收購期限共計30個自然日。本次要約收購完成後,伊泰B股最多合計持有公司34.68億股股份,佔ST新潮已發行股份總數的51.00%。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金帝石油正進行對ST新潮的要約收購,隨着伊泰B拋出新的要約收購方案,雙方形成競爭要約,這也成為A股歷史上的罕見案例。
金帝石油此前計劃以3.10元/股的價格,要約收購ST新潮20%股份,要約收購期限為4月8日至5月7日。這樣一來,伊泰B股與金帝石油構成競爭性要約,前者的報價比後者提高了近10%。
還有A股公司被港股公司要約收購。浩歐博1月下旬公告,港股中國生物製藥通過境內控股子公司雙潤正安預定要約收購其1557.05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25.01%。
從要約收購的目的來看,一是實施行業內橫向整合,二是大股東進一步鞏固對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三是藉此獲取控股權。
對此,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對記者表示,通過要約收購,收購方可以快速收購大量股份,從而對目標公司進行控股。不過,由於要約收購通常需要以溢價進行,且需向所有股東發出要約,因此收購方需要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此外,要約收購有時間限制,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相關程序和支付對價。由於要約收購為溢價收購,要約價與二級市場股價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間。(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