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深圳打造「離海最近」讀書會 獻禮世界讀書日

深圳打造「離海最近」讀書會 獻禮世界讀書日

責任編輯:王錦坤 2025-04-24 15:23:33 來源:深圳新聞網

 深圳新聞網2025年4月24日訊 4月23日,一場「離海最近的讀書會」——「深藍書韻·對話海洋」世界讀書日深圳海洋文化主題讀書會在深圳招商蛇口國際郵輪母港舉行。專家學者、媒體代表共聚一堂,面朝大海,以書為楫,解讀這座城市血脈奔涌的「蔚藍基因」。

 據悉,本次活動由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深圳大學海洋藝術研究中心、深圳市海洋文化藝術研究會、深圳招商蛇口國際郵輪母港有限公司主辦。文化學者、出版家毛世屏,經濟學博士、深圳金融作協名譽主席胡艷超,資深媒體人、作家、海洋文化學者梁二平,資深媒體人、作家錢飛鳴,中國作協會員、寶安區作協副主席郭海鴻,中國作協會員、詩人楊點墨,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負責人龍建濤、班子成員劉悠揚、責任編輯王鵬以及深圳大學海洋藝術研究中心展覽教育部主任、深圳市海洋文化藝術研究會秘書長葛洋,深圳招商蛇口國際郵輪母港有限公司產品經理李志玲參加活動。

 深圳人的海洋精神圖譜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五湖四海的人們匯聚於此。他們有的人從「大山」來到「大海」,有的從大洋彼岸來到此岸,他們與海結下不解之緣,也將「海洋精神」的光輝,照進自我,照亮城市。

 活動中,《在深圳灣眺望》《漂洋過海來深圳》兩本書的作者和《有一本書是藍色的》的責任編輯結合人生體驗講述了深圳追夢人的「海洋奇緣」,探討移民城市與海洋文明的動態建構。

 「您覺得『海洋精神』是深圳移民的隱性基因嗎?」面對主持人拋出的疑問,《在深圳灣眺望》作者胡艷超從自身的經歷出發,分享了從湖北山區來到深圳的奮鬥歷程,以及他對深圳海洋基因的理解。他認為,深圳的海洋基因賦予了城市創新與拼搏的精神,這種精神也成了深圳發展的動力源泉。深圳「闖」的精神是海洋文明核心要素的體現,深圳是海洋文明的踐行者。

 當文化差異遇上深圳的包容,海洋是否成了移民們共同的「母語」?《漂洋過海來深圳》作者楊點墨分享了外籍人士在深圳的故事,展示了深圳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風貌和風土人情。她提到深圳的飲食文化等與海洋城市的脫節現象,同時也表達了對深圳這座城市的熱愛和對深圳變化的細膩觀察。

 「一個區級圖書館憑什麼成為國家一級圖書館?」《有一本書是藍色的》責任編輯王鵬對鹽田區圖書館在聚焦海洋主題、主張「海系閱讀」等海洋文化傳播方面的創新與成就進行介紹。同時,王鵬還結合鹽田區建設特色「海書房」、開展創設海洋文化論壇等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活動,對「深圳的『海洋書寫』需要民間視角」這一觀點進行闡述。「海洋文化的宣傳不僅需要宏大敘事,更要接地氣,通過生動的、民眾可以深度參與的活動,才能讓公眾真切地感受什麼是海洋文化」。

 河流敘事中的家園認同

 在深圳有這樣一條河,它從梧桐山發源,流經深圳、香港,入深圳灣、出伶仃洋,一路奔流到海。它是深圳河,一條穿城而過,流淌深圳歷史的「流動史詩」。活動中,《深圳河:水紀》作者錢飛鳴、《祠堂記:巡撫王來任的來與去》作者郭海鴻以及文化學者、出版家毛世屏,圍繞深圳河與家園認同、河流文明與海洋文明進行分享。

2.jpg

 深圳河是深港界河。由於界河管理原因,深圳河一直不為人所知。源頭在哪裏?為何成為界河?治河成效如何?有何變化?深圳河有着太多的故事。「一條河的治理史,半部深圳發展史」,錢飛鳴通過解讀《深圳河:水紀》,探討了「治水」與「治城」之間的關係,揭示了深圳城市發展的深層邏輯。

 郭海鴻的《祠堂記:巡撫王來任的來與去》,將時間回溯到康熙年間的深圳。廣東巡撫王來任為何冒死上書展界復鄉?當海洋被封鎖,河流又如何成為族群的「血脈」?郭海鴻通過王來任的故事,講述了康熙年間深圳的河流與沿海百姓的故事,展現了深圳人的家園認同與文化紐帶。

 毛世屏結合上述作者們分享的書籍,圍繞「深圳河遇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戰略,我們該如何書寫新的『河流文明』」進行總結講話。他將話題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政策相關聯,強調了河流敘事在海洋文化中的重要性。

 環南半球航行與深圳海圖解碼

3.jpg

 特邀嘉賓梁二平首次公開分享了他的環南半球航行故事。同時,他結合古代海圖,剖析了深圳的海洋話語權變遷,展示了深圳在全球航運與海洋文明中的崛起與影響。一張張海圖,以海洋為坐標,揚起五千年的風帆,記錄着先民們對海洋與世界的探索,也展現着城市與文化的發展。

4.jpg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互動環節,隨機邀請讀者即興推薦一本與海相關的書。讀者們踴躍發言,分享了自己喜愛的海洋文學作品,現場氣氛熱烈而活躍。

5.jpg

 隨後,文化學者、出版家毛世屏及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負責人龍建濤分別向深圳大學海洋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深圳招商蛇口國際郵輪母港有限公司贈送了「深圳海洋書系」圖書,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傳遞知識與文化,促進海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此次活動還向大家公布了「深藍共讀計劃」,希望通過更多形式的閱讀活動,推動海洋文化的普及與深入。該計劃包含海洋題材圖書出版計劃、線上海洋科普視頻及直播、海洋主題徵文比賽、海洋科普研學路線等內容,為深圳的海洋文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將繼續發揮海洋優勢,通過書籍、展覽、講座等多種形式,讓更多人了解和熱愛海洋文化,共同書寫深圳的海洋故事。(活動方供圖)

責任編輯:王錦坤 深圳打造「離海最近」讀書會 獻禮世界讀書日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