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經濟瞭望】中國創新創業大戲在後頭

【經濟瞭望】中國創新創業大戲在後頭

責任編輯:靜文 2025-04-21 20:39:30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顏安生

 關注中國製造和中國科技發展的朋友們都會注意到,《中國製造2025》只是中國實施建設製造業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按照中國建設製造業強國戰略的三步走安排,通過第一個10年的建設,要讓中國邁入世界製造業強國的行列,這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有第二個第三個行動綱領,也就是第二步、第三步。第二步,2025年-2035年,要讓中國達到製造強國陣營的中等水平;第三步,2035年-2049年,要讓我們國家進入世界製造強國前列,建成全球領先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可以想像,中國的創新創業大戲在後頭。

 首先,中國的技術積累和政策支持為後續創新創業奠定了良好基礎。《中國製造2025》亦即建設製造業強國第一步的目標即將完美收官,今天,中國在許多領域已經實現了科技突破,在部分科技和產業領域如新能源汽車、5G、光伏等取得了顯著進展,甚至領先全球。2024年中國研發投入強度達2.68%,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13.5%,這說明中國的創新能力在持續增強過程當中,為後續發展提供了澎湃動力,為第二步,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實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國在過去十幾年積累的大量科技人才、研發投入和專利,這些資源在第二步、第三步戰略實施過程中將會轉化為更多的創新成果。

 根據中國建設製造業強國的第二步目標,未來10年中國科技創新的重點將從「製造」轉向「智造」,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領域的數字化、智慧化、綠色製造等將成為新的創新創業舞台。這需要更高級的技術創新和創業生態系統的支援。為了鼓勵創新創業,激發全民創新創業熱情,中國政府將會出台更多支持政策,比如資金、稅收優惠、孵化器等等,以催生更多的科技創新成果,為中國邁入全球製造業強國前列提供更多的支援。展望未來,中國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將不斷改善,中國的創新創業者會越來越感覺如魚得水,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如風險投資和孵化器的培育,以及「鏈長制」政策的實施,一定會極大地促進創新創業成果的湧現。

 國內外需求升級拉動科技與產業創新

 第二,中美貿易戰及「脫鈎斷鏈」將促使中國不斷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減少對外部技術的依賴,這將極大地推動國內創新創業的發展。美國與中國的「脫鈎斷鏈」本質上是一場技術封鎖與自主創新的博弈,其對中國科技與產業創新的刺激作用是多方面的。比如,將倒逼中國在核心技術領域的自主突破,美國對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出口限制,迫使中國加速構建自主技術體系。據測算,中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在2024年只有30%,還有70%的創新空間,所有的「卡脖子」技術和痛點都將成為中國轉化為技術攻堅的動力,推動中國在晶片領域、量子計算、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實現原始創新。這場博弈將讓中國將外部壓力轉化為內部改革動力,通過政策引導、資本投入、市場牽引和人才集聚,構建起自主創新的生態系統。儘管短期面臨技術封鎖和成本上升的挑戰,但長期看,脫鈎斷鏈正加速中國科技產業的「新陳代謝」,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

 第三,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升級必將對中國科技與產業的創新產生強大的拉動力。隨着國內外消費市場需求從生存型轉向發展型、享受型升級,倒逼企業必須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例如,在消費者日益追求個性化服務的背景下,企業只有通過技術和產業創新才能夠滿足消費者日益增多的個性化需求。與此同時,消費市場多樣化的選擇與需求為企業創新提供了導向。例如,綠色低碳的家庭消費與出行市場需求催生出智慧家居、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的技術突破。日益升級的市場需求正在為新技術、新業態的發展提供廣闊的應用場景,並形成「技術—市場—再創新」的良性迴圈。雖然美國正在與中國展開貿易戰、科技戰,美國市場會與中國產業漸行漸遠,但中國本身14億人口的龐大消費市場以及正在快速成長的東盟市場、歐洲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都將是中國科技與產業創新的巨大舞台,發展潛力不可限量。

 第四,中國人民勤勞能幹充滿智慧,敢想敢幹,永不言敗。這不僅是決定中國與美國進行戰略博弈制勝的關鍵所在,而且也是未來中國創新創業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面對困難和國際上的挑釁,無所畏懼,迸發出了無窮的拼勁和韌性,中國人民是創新創業最寶貴的財富。中國人民不怕失敗,敢於挑戰,這種精神是推動創新創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就像一場精彩的大戲,序幕才剛剛拉開,好戲還在後頭!隨着政策的持續優化、技術的不斷突破、市場的不斷拓展,中國的創新創業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

責任編輯:靜文 【經濟瞭望】中國創新創業大戲在後頭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