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中國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提速加力 專家:香港可主動對接試點政策  推動「香港標準」在內地認可

中國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提速加力 專家:香港可主動對接試點政策 推動「香港標準」在內地認可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25-04-21 15:54:22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商務部日前印發《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工作方案》,新一輪服務業開放試點新增9個城市,涉及155項任務,推動服務業開放提速加力。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服貿所研究員俞華接受港商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本輪服務業開放中,香港迎來多重機遇,可發揮獨特作用。香港需要加速融入國家開放戰略,主動對接內地試點政策,推動「香港標準」在內地認可。

 支持符合條件的港澳台醫生在當地開設診所

 此次方案推動服務業開放提速加力,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21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首先是「提速」,這次試點任務在符合條件的地區全面鋪開,不再區分地區和任務批次,而是一次性向所有試點的11個省市全面鋪開。其次是「加力」,除現有的11個試點省市外,此次還新增了大連、寧波、廈門、青島、深圳、合肥、福州、西安、蘇州9個城市也將納入試點範圍。另外,在加大壓力測試和複製推廣方面,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通過先行先試,形成更多的制度創新成果,並及時在相關範圍進行複製推廣。

 凌激介紹,此次方案圍繞支持電信服務及相關數字產業開放發展、提高醫療康養領域對外開放和服務保障水平、推進金融領域國際合作、增強商貿文旅領域創新活力、提升「兩業」融合國際競爭力等14方面提出155條試點任務。比如,在電信領域,包括取消應用商店、互聯網接入等服務業務的外資股比限制等試點內容;支持發展「來數加工」等新業態和新模式;發展遊戲出海業務等。在金融領域,包括支持探索發展國際保理業務;支持跨國公司以人民幣開展跨境資金集中運營業務;深化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試點等。

 在新一輪試點方案中,醫療領域又部署了很多新任務。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介紹,包括支持符合條件的外籍和港澳台醫生在當地開設診所,支持境外醫師、護士、藥劑師等醫療專業技術人員按照規定在當地短期執業;探索健康醫療數據庫的共建共享等。她還表示,積極推進商業健康保險支持外資醫療機構發展。同時,中國版國際醫院評審認證標準已形成,鼓勵外資醫療機構積極參加和使用該標準。

 試點國際高水準經貿規則  打造「中國服務」國際競爭力

 俞華對本報表示,與上一輪服務業開放試點不同,本輪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範圍擴大且一體化推進任務。在之前11個試點城市基礎上新增9個試點城市,形成覆蓋東南西北的「1+4+6+9」開放布局。試點任務在符合條件的地區同步實施,提升效率,避免分批次試點的時間差問題。二是開放領域更前沿,對標國際高標準。數字經濟方面推動數據跨境流動、國際數據合作試點。綠色經濟方面,開放綠色金融、碳市場服務等。高端服務業方面,放寬醫療(外資護理醫院)、文旅等領域准入。三是制度型開放成為核心。從「政策優惠」轉向「規則對接」,試點國際高水準經貿規則,如《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的服務貿易條款。在金融、科技等領域給予外資更透明、穩定的監管環境。

 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冰介紹,《工作方案》重點突出相關規則在具體產業領域的適用性轉化、規則標準的主動建設等內容。比如明確提出對接CPTPP的具體領域,包括產權保護、環境標準、勞動保護、政府採購、電子商務、金融等。支持試點省市與DEPA相關成員國開展深度合作,將高標準實施《服務貿易國內規制參考文件》、率先試行《促進發展的投資便利化協定》納入對接範圍,推廣相關的實施標準。

 在俞華看來,此次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不是簡單擴大地域或行業,而是「制度型開放+前沿領域突破+區域協同」的組合拳,旨在打造「中國服務」國際競爭力,同時為CPTPP、DEPA等國際協定對接積累經驗。

 香港可成為規則與標準對接的「試驗田」

 內地服務業進一步擴大開放,香港可發揮獨特作用。俞華認為,作為國際資本與專業服務「超級聯繫人」,香港可更好發揮金融樞紐作用,利用離岸人民幣市場、國際融資平台幫助外資進入內地,同時助力內地企業境外融資。發揮專業服務橋樑作用,提供法律、會計、諮詢等國際水準服務,協助外資適應內地監管環境,降低跨境合規成本。

 在規則與標準對接上,香港可以成為「試驗田」。通過CEPA、粵港澳大灣區機制,推動內地與香港在數據跨境、金融監管、知識產權等領域的規則銜接;此外,香港可以成為科技創新合作引擎,聯合深圳前海、河套地區打造「深港科技走廊」,香港高校研發+珠三角產業化,吸引國際科技企業設立區域總部;香港是人民幣國際化關鍵節點,支持內地服務業開放中的跨境支付需求。

 俞華認為,香港面臨重大機遇,在金融領域,包括跨境金融創新,拓展「跨境理財通」、QFLP試點,參與內地綠色金融、碳交易市場;風險管理方面,發展跨境保險、再保險業務,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提供風險對沖工具。其次數字經濟與數據流動方面,參與內地數據跨境試點,成為國際數據合規中轉站,發展數據託管、私隱計算等新業態。第三專業服務業擴容,如香港律師可以擔任在試點地區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

 在俞華看來,香港亦存在不足與挑戰,比如產業結構單一性,金融、地產佔比過高,科技和新興產業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不足。區域融合滯後,與內地基礎設施、規則銜接仍需提速。國際競爭壓力明顯,如新加坡在財富管理、數字貨幣等領域搶佔先機,香港需加快創新突破。他建議,香港要加速融入國家開放戰略,主動對接內地試點政策,推動「香港標準」在內地認可。提升產業競爭力,推動科技產業化和服務業升級,培育數字經濟、綠色金融等新優勢,減少對傳統金融、地產的依賴。優化營商環境,簡化外資落戶流程,完善人才政策。

 本輪增加深圳為試點城市之一,未來港深合作尤其是前海與香港之間合作前景廣闊。俞華認為,短期前海將在金融、數據領域推出創新性政策,吸引大量港企落戶;中期深港共建「國際科技金融中心」初具規模,成為亞太區數字貿易節點;長期看,前海有望成為「一國兩制」下的深度合作樣板。

 對沖關稅戰衝擊  構建經濟新增長極

 在當前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加劇的背景下,中國加快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這是我們做好自己的事、為世界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的實際行動」。凌激強調,當前全球經濟復蘇動力不足,特別是美國宣布實施所謂的對等關稅,嚴重損害了多邊貿易體制,嚴重衝擊了國際貿易秩序和全球產供鏈的安全穩定。為更好應對當前面臨的外部衝擊和挑戰,《工作方案》突出對接CPTPP、DEPA等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的內容,顯示中國在當前形勢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進一步發揮服務業擴大開放的綜合優勢,體現中國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與各國共促開放、共享發展的意願和決心。

 俞華認為,關稅戰主要衝擊貨物貿易,擴大服務業開放可吸引外資流入,有利對沖關稅衝擊,構建經濟增長極,緩衝製造業壓力,形成「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格局。同時,提升全球產業鏈話語權,強化生產性服務業競爭力。開放物流、研發、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可幫助中國製造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此外,與「雙循環」戰略的深度協同。對於內循環而言,服務業開放推動競爭,提升供給質量。對外循環而言,有利於中國對接國際規則和標準。(記者張麗娟)

微信圖片_20250421155651.jpg

責任編輯:程向明 中國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提速加力 專家:香港可主動對接試點政策  推動「香港標準」在內地認可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