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明生
特朗普濫徵關稅,全球貿易出現大洗牌。洗牌意味着原來經貿格局改變,過程中肯定帶來衝擊,短期內或會拖慢經濟增長。但凡事均有兩面。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美國挑起關稅戰,卻不代表美國必然會得益;而被迫捲入其中的香港,諸多優勢卻可以在亂局中得到彰顯,進而受惠。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發表的網誌,對此就有充分的闡述。財爺表示,觀察到商界稱許香港的自由、穩定和可預期營商環境,正安心推展在港的業務部署,國際資本亦正加速配置香港和內地市場。危中有機,只要把握機遇、發揮優勢,貿戰亂局裏的香港絕對有牌打。
洗牌之一,體現在貿易層面的產業鏈重整。特朗普試圖吸引生產線回流,但市場對此普遍看淡,原因不僅在於美國成本高昂,也在於朝令夕改的政策徒增營商的不確定性,加上高昂關稅令出口美國變得困難,毛利可能減少甚至無利可圖。所以,為了規避風險,商界反倒更多推動「去美國化」,如陳茂波言,從過去主要連接內地和歐美市場,轉為開拓更多內地和亞洲間的貿易,尋找美國以外的出口市場和入口供應。新格局正形成,作為「超級聯繫人」的香港,營商環境友善兼國際化,與內地經濟深度結合,正可把握產業鏈重整機遇,強化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角色,由物流配送和貨物倉庫,到發展為區域總部和分部,以至提供一站式專業服務等,香港都大有可為。
洗牌之二,體現在金融層面的資產重置。特朗普所掀亂象,不單導致美股暴瀉,美債美元同樣崩盤,資金明顯亦見「去美國化」分散風險。而不顧眾人反對準備解僱美聯儲主席的消息甚囂塵上,亦令市場擔心央行獨立性,進一步損害對美元的信心。反觀香港,過去數月國際資本正加速流入香港和內地,一些內地企業IPO獲得更多外資認購,一些金融機構亦在港擴張規模和增調高層來港,所折射的是「東升西降」格局變化,國家經濟的韌性和創新科技的突破等讓國際投資者擔心錯失投資內地機會。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正好把握資產重置潮機遇,強化「超級聚寶盆」功能,一方面要吸納更多企業來港上市和開展業務,進一步豐富市場貨架,另方面要吸引更多資金停泊香港和在港投資,進一步擴闊市場深度,使香港市場愈做愈大、愈做愈旺。
洗牌之三,見諸創新層面。美國財赤高企、負債纍纍,特朗普為了減磅不惜大砍研發投放,又因政治問題針對大學,以致愈來愈多人才離開美國或取消赴美,人才「去美國化」儼然成勢。香港「搶人才」戰略當可趁勢而上,深入推進。最近所辦各主題峰會盛事獲得海內外人才踴躍參加,陳茂波指許多與會者皆不約而同十分看好國家和香港的發展前景,加上各人才計劃及投資者計劃亦接大量申請,充分顯示這個國際都會的吸引力。藉此洗牌契機,提升金融、創科等產業的人才生態圈,香港應不會落後。
香港既有好牌在手,下一步要因勢利導、加以利用。有關方面要繼續主動作為,既要支持中小企適應變局,還要在制度上拆牆鬆綁,好使更多企業、資金、人才等前來香港。美國挑起大洗牌,新局隨之展開;香港優勢大條件足,只須積極做好自己,又何懼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