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2025廣交會·投資北京推介活動」:京穗產業協同發展 兩地雙向賦能

「2025廣交會·投資北京推介活動」:京穗產業協同發展 兩地雙向賦能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5-04-19 20:52:39 來源:香港商報網

    4月16日,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組織北京市11個區投資促進團組,於第137屆廣交會期間,赴廣州舉辦「2025廣交會-投資北京推介活動」。活動通過產業園區推介、對話交流、企業分享、展示與投資諮詢洽談等形式,積極對接廣交會國內外參展商,宣傳推介北京良好的投資環境和發展機遇,讓更多的參展商變成投資商。活動吸引了大灣區百餘家龍頭企業,以及克諾爾、寶潔、新加坡豐樹、戴德梁行等跨國公司代表參會,多家企業有意落戶北京。

    政策矩陣引領各區競逐產業新賽道

    「北京不僅是歷史文化名城,更是全球科研高地與創新樞紐。」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副主任孟凡勇圍繞「投資北京贏得未來」的活動主題在致辭中提到,北京不僅是歷史文化名城,更是全球科研高地與創新樞紐。北京聚集眾多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員,國家實驗室等數量領先,科技創新成果豐碩,已形成多個萬億級產業集群,數字經濟規模居全國第一。同時,北京政策創新優勢明顯,圍繞通用人工智能等領域出台多項政策,設立政府投資基金,未來還將為科創企業提供大量授信額度。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各區正形成差異化產業發展格局:北京市東城、朝陽、海淀、石景山、門頭溝、昌平、順義、大興、懷柔、房山、延慶等11個區域,在活動上紛紛亮出發展新名片,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多措並舉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推介中,東城區提到依託核心城區區位優勢,積極發展總部經濟,聚焦金融、文化、數字經濟,持續做強主導產業,不斷完善「紫金服務」,賦能企業發展;大興區詳細介紹了區位交通、空間資源、產業規劃布局等情況,並聚焦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態勢,着重介紹了區內圍繞全鏈條服務助力企業落地的各項優勢;房山區詳細介紹了區基本情況、規劃定位、歷史文化底蘊、產業承載能力,堅持以重大項目為引領,集聚高端要素,以良鄉大學城、新材料基地、高端製造業基地為平台,構建「1+2」發展格局;石景山區介紹了「2+4+4」產業體系和支持企業發展系列舉措,表示正依託特色工業遺存,重點聚焦科幻遊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虛擬現實等新興產業,全力推進國家級產業轉型發展示範區建設,實現從百年鋼城到未來之城的華麗轉身;門頭溝區致力於綠色高質量轉型發展,打造「京西智谷」人工智能產業聚集區,依託央視超高清示範園項目,打造超高清數字視聽產業高地,圍繞原始創新的產業化,打造「中國心谷」心血管創新藥械產業園;海淀區正着力構建以人工智能和科技服務業為賦能和支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發展重點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將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

    本次活動上,延慶區投促中心在產業園區推介環節,介紹了北京市無人駕駛航空示範區產業情況,依託獨特的空域資源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低空技術產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低空技術要素聚集區;朝陽區在產業園區推介中,介紹了中關村互聯網3.0產業園。朝陽區堅持「商務+科技」雙輪驅動,不斷引入潛力企業,構建數字產業集群,推進產業向集群化、生態化發展;此外,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順義)正全力推進「京津冀汽車生態港」建設,北京市順義區正在以汽車產業為核心,依託北京現代、北汽集團等龍頭企業,打造區域協同發展新標桿。

    灣區龍頭看好北京機遇

    中建科工集團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鄧梁在發言中表示:「北京在智慧城市、文體場館運營領域的創新實踐與我們『城市綜合服務商』的戰略定位高度契合。期待與北京在科技冬奧遺產利用、城市更新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數據顯示,2024年北京流向粵港澳大灣區的技術合同成交額達217億元,同比增長18%。隨着京穗高鐵實現「復興號」全覆蓋,兩地人員往來突破350萬人次,為產業協同奠定了堅實基礎。

    南北創新要素加速雙向流動

    2024年北京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收入突破1.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43.5%,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隨着兩區建設持續深化,北京自貿試驗區已形成123項制度創新成果,跨境服務貿易規模突破5000億元。

    廣東省商業聯合會國際部部長付鵬舉在致辭中指出:「京穗合作正從傳統商貿領域向科技創新、現代服務業等高端領域拓展。廣東省商業聯合會將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組織會員企業參與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區等國家戰略項目建設,推動『灣區智造』『北京創造』深度融合。」

    本次活動上,括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等產業領域的多家企業在對接洽談環節中,表示了未來來京發展的意願,北京正以開放姿態,迎接投資者的未來之約。(記者 相銘)

    頂圖:北京市投資促進服務中心副主任孟凡勇致辭
責任編輯:嚴燕紅 「2025廣交會·投資北京推介活動」:京穗產業協同發展 兩地雙向賦能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