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開跑,全場20支參賽隊伍中共有「天工Ultra」、松延動力N2以及「行者二號」三款,共四名機器人選手順利完賽。當各家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樣品走到直播鏡頭下參賽,可堪稱人形機器人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機器人產業資深業內人士向香港商報記者評價說,此次舉行人形機器人半馬,讓產業站上了真正的賽道「起點」,向全球作出強烈的示範效應,即人形機器人的運動能力已超出很多人的預知,相信通過同台競技,可以提升產業迭代效率。
多款機器人接住「潑天流量」
「好萌、好像小孩子跑步、好穩……沒關係,摔倒了再來!加油!」在人形機器人半馬比賽當中,不論是直播還是線下觀眾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機器人選手,並一路為選手鼓氣加油。當「天工Ultra」以2小時40分鐘的成績衝線時,許多跟隨的跑者為這位特殊的冠軍高聲歡呼。緊隨其後的隊伍里使用松延動力N2機器人參賽的「小頑童」和「旋風小子」隊亦因為長時間無人伴跑和出眾的跑姿收穫了不少粉絲。最終「天工隊」(天工Ultra)以絕對優勢摘得冠軍,「小頑童隊」(N2)斬獲了亞軍,「行者二號隊」(行者二號)依靠出色的續航能力和穩定性收穫季軍。
此次比賽的精神是提倡「參賽即勝利」,但比賽始終有輸贏,僅從全網熱度來看,前三名都收穫了潑天流量。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參賽的多款熱門人形機器人產品都有港股上市公司首程控股(0697)的身影,其被投企業包攬了此項賽事冠亞軍。具體來看,分別投資的企業有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松延動力和宇樹科技,參賽的產品分別是「天工Ultra」、N2和G1。
記者注意到,因為全程直播和現場觀眾近距離圍觀,各家機器人表現都受到了高度關注,機器人摔跤集錦亦成為網友調侃的對象,尤其是春晚出圈的宇樹科技G1人形機器人,因摔倒而遭到了圍觀,網友戲謔G1像是昨晚喝醉了。賽後,宇樹科技發布聲明表示並未參賽:「G1人形機器人,從去年發貨開始,已經出售給全球非常多的客戶,使用了很久。所以這次馬拉松比賽,也有好幾個獨立的團隊使用我們的機器人。」
機器人產業迭代加速
儘管所投企業人形機器人產品在比賽中表現不俗,但首程控股旗下的首程資本管理合夥人朱方文在賽後接受香港商報採訪時仍指出,其實大家並不太關注比賽名次,各家機器人不是在同一個硬件標準體系里去進行比賽,大家更關注比賽中機器人的穩定性、關節故障率、賽後的損毀率等問題。他強調,宇樹科技是第三方科技公司採購G1機器人二次開發後參賽,並不能代表宇樹科技的整體實力,從細節上看,G1的行走步態更加擬人化。
朱方文表示,此次半馬比賽其實是機器人產業的起點,向全世界作出示範效應,人形機器人在運動、特別是移動能力上已經達到甚至可能超過了人們的預期,因為很多人還覺得機器人停留在實驗室或者做Demo(樣機)的階段。半馬更加考驗機器人在複雜開放場景的移動能力,涉及機械結構、運控算法、電池續航等多方面,對機器人的穩定性是巨大考驗。
朱方文認為,隨着技術路線逐漸收斂,特別是下肢運動控制技術路線收斂,機器人的運動能力已經達到一定水平,隨之反映是機器人的供應鏈上,希望通過賽事發現更多機器人硬件和運控方面的問題,促進機器人行業快速迭代。同時也希望通過展示不同技術路線的研究成果,通過主機廠之間同台競技,大家取長補短,加速行業技術路線收斂,減少產業重複開發,提升產業迭代效率。
持續加碼全產業鏈
跑完半程馬拉松,2025年將是人形機器人的新起點,亦是考驗產業資本投資眼光的重要時刻。朱方文表示,今年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會量級增長,全球範圍內會有若干家企業的年出貨量跨越千台的水平,這些企業亦正在積極探索商業化落地的場景。他坦言,首程控股會持續關注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賽道,對於已投項目會持續支持,從各個方向去賦能。對於具身智能,會更看重企業的核心能力和稀缺性;從機器人本體硬件的角度則更看重行業上的差異性和領先性。此外,首程控股也會持續關注機器人垂類應用,繼續對醫療、特種、消費等機器人領域進行投資,抓住產業鏈重塑的機會,包括上游的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傳感器領域,做到全產業鏈覆蓋。(記者 相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