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變電管理一所運行部 深圳巡維中心安全監督員 姚曉哲
我在500千伏深圳變電站負責相關工作已有多年時間,香港中電電力公司400千伏深圳變電站與我們僅一牆之隔。回顧過去,深港電網的合作從未間斷,而去年更是達成了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與香港中電工程師緊密配合,成功推動了深港第三台聯絡變壓器的順利啟用。這一工程在深港電網之間新增了一個重要的供電通道,其送電能力相當於新建五座110千伏變電站的總和。
深港電力互聯互通
深港電網的合作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改革開放之初,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經高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了電力供應短缺的問題,而一岸之隔的香港也面臨着同樣的問題,早在80年代開始深港兩地就啟動電力合作。
從1979年第一條深港聯網線路工程啟動到46年後的今天,深圳與香港通過11回輸電線路相聯,大亞灣核電站每年發電量的80%通過深港電力通道輸送給香港,其中最重要的輸電通道就位於這兩座相鄰而建的變電站。
500千伏深圳變電站與400千伏深圳變電站於1992年建成啟用,通過聯絡變壓器連接着深港兩地電網,已經運行33年。深圳供電局在500千伏深圳變電站建站之初就非常重視涉港設備的運維工作,一直以最高等級開展運維。
數字化水平與日俱增
香港中電400千伏深圳變電站,自投產以來,就實現了遠程調度操作,甚至連地刀閘的開合都可以通過遠程控制完成,自動化水平非常高,達到了無人值守的標準。而在當時,我們的設備相對落後,工作人員仍需手動操作,勞動強度較大。
然而,經過多年的逐步改造,我們需要人工操作的設備越來越少,生產組織模式也發生了變化,一部分業務已移交至調度中心遠程操作。近年來,隨着數字電網建設的推進,藉助攝像頭、無人機、巡視機器人等「黑科技」的應用,深圳變電站的自動化水平取得了顯著進步,於2022年實現數字化轉型。2022年11月,深圳變電站通過組織模式優化與登峰巡維中心合併,管轄變電站由11座增加到30座,管轄區域擴大了3倍,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變電站部分巡視業務可通過視頻系統遠程開展,應急響應的及時性明顯提升;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風險管控能力和預警能力顯著增強。
智能化帶來的變化也同樣在另一側發生。在兩座變電站之間,電能潮流的方向會根據兩側用電需求的變化實時調整,而大部分時間是從深圳向香港側送電。為了準確統計送電量,每月需要進行抄表操作。在2019年之前,香港中電的工作人員每月都要親自到深圳一側進行人工抄表。然而,2019年,香港中電、中廣核公司、廣東電網及南網調峰調頻公司四方合作,在深圳側變電站安裝了集抄設備,實現了自動抄表。自此,香港中電人員僅需每半年到場參與一次計量裝置的三方校驗,顯著降低了工作量。
深港一家親
電力的互通同時也促進了兩地經濟、文化、技術交流。除了在自動化和數字化方面的進步,我們還在其他領域與香港的電力公司保持緊密合作,以求共同提升。據資深同事回憶,十多年前,深圳供電局曾組織基層班站長分批到香港中電、香港港燈公司等先進的電力企業對標學習。他們對香港先進的電網規劃、高效的資產管理以及高可靠性的供電服務印象深刻,學到了許多寶貴經驗。
自2021年開始,深圳供電局連續多年將500千伏深圳變電站作為港澳大學生暑期實習項目站點。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500千伏深圳變電站第一次被香港中電列為新入職員工研學站點。「深港電力通道」成為了灣區青年交流的平台和了解祖國供港民生工程和電力建設的「窗口」。
在那次香港中電新員工研學參觀的接待過程中,我作為講解員,向他們介紹了日常工作流程,並展示了數字電網建設的成果。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對電力系統運行和設備管理的內容表現出濃厚興趣,提出了許多專業性問題。例如,香港中電在防誤操作方面採用的是物理掛鎖方式,他們對我們實現設備鎖定的方式非常感興趣,並展開了深入討論。
回顧這些年深港電網合作的點滴,我深刻感受到,技術進步不僅讓我們的工作更加便捷高效,更是深化了深港兩地電力合作的深度。從人工抄表到自動化集抄,從傳統操作到數字化管理,從單一合作到多項交流,深圳與香港電力行業的合作不斷邁向新的高度。當前,深圳供電局正在朝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全力奮鬥,我們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務實的態度,與香港電力同行攜手並肩,迎接更多挑戰、創造更多輝煌。
頂圖圖說:2024年6月28日,深圳電網與香港電網之間的第3台500千伏聯絡變壓器順利啟動。圖源 深圳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