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運用場景創新方法論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基於成都彭州市的實證分析

運用場景創新方法論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基於成都彭州市的實證分析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5-04-11 15:59:13 來源:香港商報網

    在全球產業競爭加速重構、國內需求結構深刻變化的背景下,特色產業如何突破「資源依賴」瓶頸,實現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躍遷?成都彭州市的實踐表明,運用場景創新方法論,將技術優勢、資源稟賦與市場需求深度耦合,是破解產業協同不足、技術轉化低效等痛點,探索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一、場景創新方法論的理論框架

    場景創新方法論是推動特色產業從「資源集聚」到「價值釋放」的關鍵引擎,其核心在於通過構建「理論認知—實踐框架—生態構建」的邏輯體系,將抽象的產業規劃轉化為可落地、可驗證的價值場景。這一方法論包含三大核心支柱,共同構成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底層邏輯。

    (一)深化場景創新,搭建特色產業價值轉化的核心載體

    場景創新的本質是在特定空間內實現技術、需求與資源的系統化集成,通過「需求錨定—場景開放—生態協同」三步驟形成價值閉環。

    1. 需求錨定。聚焦特色產業發展中的核心痛點,如山區物流成本高、文旅體驗單一化等,精準提煉具有共性的場景需求。例如低空經濟領域針對無人機試飛與實際應用脫節問題,提出「場景化試飛」需求,推動技術研發與市場應用同步迭代。

    2. 場景開放。打破行政壁壘與行業邊界,開放空域、園區、農田等物理空間,以及數據、政策、標準等虛擬資源。彭州市將龍門山空域、川芎種植基地等資源轉化為可參與、可體驗的應用場景,為技術落地提供「試驗田」。

    3. 生態協同。吸引企業、創客、政府、高校等多元主體參與場景建設,形成「技術研發—場景測試—市場推廣」的協同網絡,推動特色產業從單點突破到系統升級。

    (二)深化場景招商,探索特色產業鏈精準補鏈的關鍵路徑

    場景招商顛覆了傳統「土地+政策」的招商模式,以真實應用場景作為「招商引力場」,通過「機會清單+分層對接」實現供需精準匹配。

    1. 機會清單機制。梳理特色產業發展中的場景需求,形成可視化的《特色產業應用場景機會清單》。如低空經濟領域發布空域開放、無人機物流配送等合作機會,中醫藥產業推出智能康養、藥材溯源等多項應用場景,為企業提供清晰的投資圖譜。

    2. 分層對接策略。針對鏈主企業提供定製化場景解決方案,如為無人機龍頭企業定製試飛基地配套政策;針對中小微企業推出「場景券」「創新包」等輕量化參與方式,如補貼民宿改造無人機起降點,實現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

    3. 數字平台賦能。搭建「山禾雲招」產業大腦等數碼化招商平台,利用AI算法智能匹配企業需求與場景資源,縮短項目對接周期,提升招商效率。

    (三)構建場景合夥人制度,形成特色產業生態共建的長效機制

    場景合夥人制度通過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社會參與的產業生態共同體。

    1. 構建三級合夥人架構。一是鏈主合夥人,由行業龍頭企業擔任,承擔核心技術研發與場景落地,享受場景優先使用權與政策傾斜,如氫能領域鏈主企業優先獲得儲運場景試點資格;二是配套合夥人,包括供應鏈企業、服務機構等,通過提供配套支持按貢獻度參與收益分配,如農產品保供場景中物流企業按訂單量享受30%分潤;三是創客合夥人,面向創業者、鄉村青年等群體,提供含設備租賃、技術培訓等的「場景創客包」,降低參與門檻,激活微觀創新活力。

    2. 健全完善動態治理機制。設定用戶增長率、技術轉化效率等場景效果評估指標,建立「場景准入—過程監管—迭代退出」的全周期管理體系,確保生態持續優化。

    二、場景創新方法論在彭州特色產業中的實踐探索

    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節點,彭州市聚焦「六個一」特色產業,以場景創新方法論破解發展瓶頸,推動產業從「傳統粗放」向「創新集約」轉型。

    (一)彭州市特色產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彭州市以「立體山水彭派之城」為統攬,構建「一桶油」「一罐氣」「一副藥」「一片天」「一籃菜」「一金山」的「六個一」特色產業體系,錨定「2025年GDP突破800億元、2027年衝刺千億」目標。發展中機遇與挑戰交織,形成產業升級的雙重驅動力。

    1. 政策、技術、市場三重紅利疊加的發展機遇。一是政策賦能打開空間,國家級無人機試驗基地、天府中藥城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獲28項省級專項政策支持,在空域開放、中醫藥產業園區建設等領域先行先試,且作為四川省低空經濟試點區,享受空域審批簡化、創新資金補貼;二是技術突破釋放動能,氫能儲運成本較2020年下降40%,無人機抗風性能突破8級,川芎數碼化種植技術使單產提升8%,低空經濟領域無人機基地試飛架次突破4萬次,技術成熟度西部領先;三是市場升級催生需求,成渝地區文旅消費年均增長12%,預製菜市場規模突破3000億元,低空經濟西部市場規模年增速達25%,「科技+文旅」「健康+農業」等複合型需求為場景創新提供豐富空間。

    2. 協同、轉化、價值三大瓶頸待解的主要挑戰。一是產業協同斷層,低空經濟與文旅、農業場景聯動不足,無人機非試飛時段使用率低於30%,氫能產業未形成本地閉環,中醫藥產業「種植—加工—服務」鏈條存在斷點,數據共享機制缺失;二是技術轉化瓶頸,山區複雜地形致無人機故障率較平原高15%,氫能儲運成本仍為傳統能源1.4倍,中醫藥深加工技術轉化率不足40%;三是品牌價值較弱,「彭州蔬菜」溢價率僅為行業均值60%,文旅景區二次消費轉化率不足25%,缺乏全國影響力產業IP。

    (二)深化場景創新激活特色產業發展新動能

    面對機遇挑戰,彭州市將場景創新方法論貫穿產業發展全過程,通過場景構建、精準招商、生態共建,實現痛點破解與資源轉化。

    1. 低空經濟從「試飛基地」到「場景集群」的跨越。依託國家級無人機試飛基地,開放龍門山低空航線構建「民宿+無人機驛站」配送體系,日均完成2000單山區物資運輸,成本較傳統物流降低40%,解決30萬山區居民「最後一公里」配送難題;開發「丹景山—白鹿小鎮」低空觀光航線,植入AR導航與空中觀景功能,遊客停留時間從1.2夜延長至2.5夜,帶動周邊民宿入住率提升60%,2025年相關收入預計突破15億元。

    2. 中醫藥產業從「單鏈發展」到「跨界融合」的升級。以天府中藥城為核心,利用無人機光譜遙感技術監測6.2萬畝川芎種植區,實現病蟲害預警響應時間縮短至2小時,單產提升8%;部署無人機健康監測網絡,聯動200家社區診所與藥膳企業,提供「體質辨識—藥材溯源—食療定製」服務,復購率達65%,構建「中醫藥+康養+科技」新業態。

    3. 現代農業與文旅從「產品供給」到「體驗創造」的轉型。建設西南最大農產品保供基地,運用無人機巡檢30萬畝農田,實現蔬果交易額600億元、出口增長15%;打造「飛行農場」IP,通過無人機溯源二維碼提升農產品溢價率30%,開發「無人機+非遺」研學基地,預計年吸引研學客流10萬人次,激活鄉村文旅消費新空間。

    (三)場景招商與場景合夥人制度構建產業生態

    1. 深化場景招商。發布《低空經濟機會清單》《中醫藥產業應用場景手冊》,吸引翔彭智航、永輝供應鏈等鏈主企業落地,建設西南首個無人機4S店與區域性冷鏈物流中心;設立3000萬元「場景創新基金」,發放最高30萬元「場景券」支持民宿、農場改造起降點,2025年將新增低空經濟配套企業57家。

    2. 構建場景合夥人制度。鏈主合夥人如翔彭智航主導無人機核心技術研發,優先獲得空域使用與場景驗證權;配套合夥人如本地民宿、農業合作社按訂單量享受30%分潤,疊加20%政府補貼,參與無人機物流場景的民宿年均增收20萬元;創客合夥人可申請「低空經濟創客包」,獲得設備租賃、技術培訓等支持,首批100個創客項目存活率達78%。

    三、深化場景創新驅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一)強化技術場景化研發,突破產業關鍵瓶頸

    1. 強化低空經濟技術攻堅。聯合電子科技大學研發氫動力無人機,續航能力提升至6小時,試點山區應急物資投送;推動1200米以下空域全域開放,建設「一碼通飛」電子圍欄系統,對標海南自貿港低空空域改革經驗。

    2. 強化氫能產業成本優化。引進深圳氫能裝備企業共建儲運技術實驗室,目標2027年將氫能儲運成本降至傳統能源的1.2倍以內,推動「一桶油」「一罐氣」產業向綠色低碳轉型,建立場景化測試平台加速技術應用驗證。

    (二)推進場景品牌化建設,提升特色產業附加值

    1. 實施文旅場景IP化運營工程。整合「無人機觀光+溫泉度假+音樂小鎮」資源,打造「彭派低空漫遊」品牌;借鑑洛陽「唐宮夜宴」經驗,開發「空中川劇」「雲端燈會」等沉浸式項目,將文旅二次消費轉化率提升至40%,實現從「景點打卡」到「深度體驗」跨越。

    2. 實施農產品品牌提升工程。推廣「飛行農場」溯源體系,建立「彭州蔬菜」地理標誌認證標準,通過電商平台與社區團購擴大溢價空間,力爭3年內溢價率達到行業均值120%,構建高品質農產品供應鏈體系。

    (三)構建跨域協同生態,拓展特色產業發展空間

    1. 加強成渝雙城深度聯動。與重慶共建「成渝低空經濟走廊」,共享空域資源、技術標準與市場渠道,聯合申報國家級低空經濟示範區;推動與溫江醫學城、青白江國際陸港的中醫藥、冷鏈物流產業協同,融入雙城經濟圈產業分工。

    2. 推進城鄉場景融合發展。以「百里畫廊」綠道為紐帶,串聯景區、林盤、社區,布局50個「天空驛站」「地面體驗中心」,形成「低空觀光—鄉村消費—數據反哺」的城鄉互動閉環,借鑑浙江安吉經驗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四)完善制度保障體系,優化特色產業創新生態

    1. 突破政策創新。設立場景創新專項政策,允許鏈主企業「先試先用」新興技術,建立場景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加強與省級部門對接,爭取更多低空開放、氫能試點等先行先試政策。

    2. 強化資金支持。擴大「場景創新基金」規模至1億元,探索場景收益權質押融資、知識產權證券化等金融工具,引導社會資本設立特色產業場景創新投資基金。

    3. 加強人才培育。聯合高校開設「低空經濟管理」「中醫藥場景創新」等專業方向,建立「場景導師庫」;實施「彭州英才計劃」,定向引進場景規劃、技術轉化等領域高端人才,提供智力支撐。

    彭州市的實踐表明,場景創新方法論通過將技術轉化為可見可感的應用場景、政策轉化為精準匹配的招商機會、資源轉化為多元參與的生態網絡,有效破解了特色產業發展痛點,構建了「需求引導創新、場景集聚要素、生態驅動發展」的新模式。隨着「天空—地面—雲端」立體場景的持續深化,彭州市有望成為西部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桿,為更多地區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場景驅動」新範式。(陳獻春 作者系亞洲青年領袖論壇首席專家,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林梓琦 運用場景創新方法論推動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基於成都彭州市的實證分析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