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餘家A股上市公司已披露2025年一季報業績預告,其中逾九成報喜,超30家公司淨利潤實現「翻倍式」增長。不少績優公司提到,一季度業績向好的原因是行業景氣度高,公司營收增長。
有公司預計淨利潤同比大增超10倍
至記者4月9日發稿時止,共有100餘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一季報業績預告,其中預喜的公司佔比超九成。具體來看,有59家公司一季度業績預增,28家業績略增,11家扭虧,4家續盈。按申萬行業一級分類,以上102家公司中,有14家屬於汽車行業,電子行業與基礎化工行業各有13家,電力設備行業10家,來自國防軍工、機械設備、農林牧漁、醫藥生物、有色金屬等行業的公司超過5家。此外,有3家公司減虧,業績略減與預減的上市公司各1家,還有4家不確定。
今年一季度業績增長的公司中,超30家公司預計淨利潤同比最大增幅超過100%,近30家公司淨利潤同比最大增幅超50%,其中有公司預計淨利潤同比大增超10倍。
公告顯示,廣大特材預計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將同比增長近26%,同期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同比增加約1504.79%。對於業績變化的原因,公司解釋稱是根據市場變化情況適時優化了內部產品結構,並採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使得整體毛利率得到較好的修復,盈利能力增強;同時,下游所屬行業需求整體向好,公司產銷兩旺,且募投項目效益顯現,風電齒輪箱零部件項目產能逐步釋放。
中船防務的淨利潤同比增幅超過了10倍。公司在一季報預告中提到,預計報告期淨利潤同比最高增長1200.91%。公司稱一季度聚焦年度目標任務,深化精益管理,船舶產品收入及生產效率穩步提升,產品毛利同比改善;此外,因聯營企業經營業績向好,公司確認投資收益同比增加。
翔港科技在加強市場開拓、營收大幅增長的同時,加強成本費用管控,規模效應顯現,今年一季度預計淨利潤最高同比增長916.65%。總體來看,不少一季度業績預喜的上市公司所屬行業景氣度高,公司提質增效,實現量價齊驅,業績十分亮眼。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展現出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
市場風格有望向泛消費方向切換
中金公司研究部國內策略首席分析師李求索指出,在一季報業績期到來之際,把握基本面拐點以及修復彈性可能是當前重要的投資思路,投資者可結合一季報業績關注以下三條投資主線。在業績披露階段,可重點關注一季報和年報業績可能超預期或環比改善的景氣領域;業績逐步從周期底部回升、產業趨勢明確的細分領域,例如半導體、消費電子等TMT相關行業;以及溫和復蘇環境下率先實現供給側出清的行業,包括工業金屬、油服工程、消費電子等。
展望後市,光大證券分析師張宇生表示,4月上市公司財報集中披露,資金需要重新錨定價值中樞,疊加機構調倉換股需求增加,投資者行為趨於謹慎,共同推動市場進入階段性調整整固階段。配置方向上,市場風格有望向泛消費方向切換。
具體行業配置上,李求索建議關注以下配置主線。一是景氣成長,成長行業代表着先進技術的發展方向和政策支持方向,可關注估值持續收縮、基本面預期有望迎來出清拐點的成長產業,包括鋰電池、高端製造等。二是新型紅利,今年紅利資產可能並非擁有整體性趨勢性機會,更多為階段性、結構性表現,建議結合現金流及股息率配置,新視角關注食品飲料等泛消費領域。三是政策支持,受益於內需政策加強和基本面預期改善的順周期行業可能有階段性機會,同時關注併購重組、破淨等政策預期較高領域。
張宇生指出,一季報成色較好的行業或值得關注。分行業來看,偏防禦的方向有望短期占優,建議投資者關注利潤和價格均上漲的有色金屬、國防軍工和環保,以及盈利預期顯著上調的泛消費行業;消費價格角度,可關注價格增速表現較好的豬肉、服裝、家庭服務、教育等。(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漫畫: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