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駿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向全球所有貿易夥伴開徵「對等關稅」。這是公然否定世貿組織為代表的經貿規則,是空前的霸凌行為。
中國首當其衝。
特朗普在首個總統任期內,就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當時累計對價值3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最高達25%的關稅。在特朗普首任美國總統任內,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整體看從最初3%升至約20%。
拜登政府不僅延續了這些關稅措施,而且進一步提高部分產品的稅率。
美對亞洲多國徵高關稅
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以「中國參與芬太尼流通」為藉口,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兩次加徵10%關稅合計20%。在他4月2日加徵「對等關稅」前,部分中國商品的關稅率已高達45%。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徵34%的「對等關稅」。西方媒體問白宮,對中國商品分幾次徵收的進口關稅是否疊加?最終結果是美國對中國部分商品的綜合稅率累計達到104%。
中國是委內瑞拉和俄羅斯石油的主要進口國。特朗普已揚言,對這兩個國家可能徵收「二級關稅」。這意味着中國還可能再遭受美國的「長臂管轄」而被華盛頓徵收「二級關稅」。
還發人深省的是,亞洲是遭受特朗普加徵「對等關稅」的「重災區」。
中美經貿加速脫鈎
在東盟成員國中,處於欠發達狀態的柬埔寨、老撾、緬甸分別被加徵49%、48%、44%的「對等關稅」,經濟正在起飛的越南被徵收46%的「對等關稅」,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印尼被徵收32%、第二大經濟體泰國被徵收36%的「對等關稅」。
印度作為美國主要貿易夥伴,被徵收26%的「對等關稅」。儘管新德里此前向華盛頓作出許多讓步,試圖保護自己,但都沒有奏效。巴基斯坦被徵收29%的「對等關稅」。
在中東,飽受戰爭摧殘或者恐怖活動威脅的敘利亞被徵收41%、伊拉克被徵收39%的「對等關稅」。
即使日本作為美國在亞洲的最重要盟國,也被美國加徵24%的「對等關稅」。
特朗普政府的意圖是什麼?一言以蔽之,遏制中國和亞洲發展,阻撓全球重心由西方向東方轉移,亦即,企圖逆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方向和目標,竭盡全力維護美國霸權。
4月4日,中國向美國霸權發起自2018年以來最強硬的反擊。其中,對美國所有商品加徵34%進口關稅,昨日再加徵50%關稅,實施反制措施。中國對美國商品加徵進口關稅,這一決定出乎許多國家預料,顯示中國領導層已充分研判形勢,作出準備與美國經濟脫鈎的決斷。
因為,同中國經濟脫鈎,是共和黨競選綱領明確提出的目標,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多次提及這一目標。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重回白宮首日,就下令對中國展開「美國優先貿易政策評估」,該評估的截止時間定於2025年4月1日前。美國即將發布多項對華經貿評估報告,重點關注2020年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定的執行情況,特別是中國是否履行了額外購買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與服務的承諾。此外,報告還將評估其他雙邊議題,如中國的知識產權政策。
為了同中國經濟脫鈎,美國國會正推動審議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法案。特朗普政府任內取消中國最惠國待遇,是大概率的事。若成事,則中美之間正常經貿關係基礎不復存在。若其他條件不變,中美兩國經貿關係將倒退至2000年前。
然而,2000年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尚未展開,那時中美關係雖有阻礙但大體是向前走。如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全面深入演變,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皆認定中國是唯一有能力也有意願挑戰美國霸權的大國。特朗普政府正在從歐洲和中東向亞洲轉移美國的軍力,集中力量打壓遏制中國。在當前全球局勢動蕩的背景下,中美經貿關係加速脫鈎,兩國較量加劇,難以恢復到21世紀前的狀態。
4月5日,《中國政府關於反對美國濫施關稅的立場》稱,「我們不惹事,也不怕事」,「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中國站在抗衡美國霸權最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