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智庫時論】關稅狂人欠缺經濟常識

【智庫時論】關稅狂人欠缺經濟常識

責任編輯:靜文 2025-04-10 09:10:0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

 學研社成員、時事評論員 吳桐山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全球開徵「對等關稅」,引起全球經貿大混亂。而且大家日益搞清楚,特朗普的目標,是消滅美國的貿易赤字,讓進口和出口一樣多。至此,我只能說特朗普團隊缺乏經濟常識,其目標不可能實現,最終只會害了美國的企業和民眾。

 特朗普一開始叫囂「對等關稅」的時候,大家一直沒有搞清楚,他口中的「對等」,到底是什麼「對等」?兩國之間的貿易,最少有三個不同層面的對等。

 一是稅率對等。我收你10%的稅率,你也收我10%,對等了吧?但兩國進出口的金額不一樣。例如2024年越南對美貿易順差高達1046億美元,其中越南對美出口額達1196億美元,對美進口只是150億美元。因此美國拋出對越南46%的關稅後,越南馬上說願意零關稅,但美國不買帳。

 二是收到的稅款對等。以越南和美國為例,如果越南對美出口1000億美元,對美進口100億美元,同時越南關稅的100%的話,那麼美國要收10%的話,理論上大家收到的稅款是對等的(1000×10%=100×100%)。不用說美國顯然不會接受這種稅收安排。

 三是貿易完全對等。我美國對你的出口和你對美國的出口,兩者一樣,這樣就不存在貿易逆差,不管大家的稅率都是0還是都是10%,反正只要對等就可以了。這才是特朗普所理解的:這樣美國就不吃虧了。

 問題是,這樣美國真的不吃虧了嗎?首先我們要理解,貿易順差、逆差的存在,是不同國家之間合理分工的結果,是通過買賣做出來的結果。逆差不代表吃虧、順差也不代表賺了。這是交易的結果。例如你去公司上班,公司每個月對你發工資,你和公司之間,公司總是逆差的,你總是順差的,是不是代表公司吃虧了?僱傭本來就是勞動力買賣,誰給錢、誰給產品或者服務,是買賣的結果,誰也沒吃虧。吃虧的買賣,你會做嗎?沒有人用槍逼美國買越南的貨。

 貿易不平衡是美國自身原因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之所以是全球貿易逆差最嚴重的國家,是很多國家的主要出口國,這個結果很大程度是美國主動為之的,是美國霸權地位的體現。因為二戰之後,美國日益強大,憑藉其軍事和金融方面的強大優勢,美國逐漸意識到自身可以不依賴生產,轉而專注於高附加值產業和服務業。我只要掌握技術、掌握金融命脈、掌握品牌,我就可以發美元債來購買產品。

 打個比喻,原來一個人種地、一個人織布,農產品交換衣服,大家平衡。後來出了一個霸王,他有特權,可以打白條就可以買東西了,你覺得霸王還會種地織布嗎?當然不會!這個就是美國,他打白條就行了,幹嘛還要生產?特朗普指責美國在某種情況下吃虧,但實際上這是美國自身爭取的結果。這種言論反映了長期霸權思維可能導致的不合理判斷。

 特朗普的貿易平衡結局,可以實現嗎?在國際貿易領域,存在兩種主要解決方案。第一種方案是建立基於平等經濟實力的貿易夥伴關係,即美國與具有同等經濟水平的國家開展貿易往來,通過信用貿易機制(即「白條」交易)來擴大進口規模。這種模式理論上能夠促進各國貿易的互利共贏,但其核心問題在於美國是否願意接受其他國家的信用票據。這一機制實質上觸及了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正如相關研究所述,特朗普政府的貿易平衡策略實質上是在挑戰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第二種方案是通過調整國內消費結構來實現貿易平衡,即通過降低美國居民消費水平來減少進口需求。數據顯示,美國雖然僅擁有3.3億人口,但其人均資源消耗量顯著高於其他國家:具體而言,一個美國公民的資源消耗量相當於兩個英國公民、三個日本公民或四個中國公民的總和。這一消費模式使得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消費市場,同時也凸顯了其資源消耗模式的特殊性。

 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經濟政策可能對美國民眾的生活質量產生負面影響,或將導致類似津巴布韋和埃塞俄比亞等發展中國家所經歷的經濟衰退現象。儘管其政策綱領以「振興美國經濟、重塑國家競爭力」為核心理念,但隨着政策實施效果的逐步顯現,公眾對政策成效的理性評估可能會引發對其執政合法性的廣泛討論。

責任編輯:靜文 【智庫時論】關稅狂人欠缺經濟常識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