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以「綠建領航·向新而行」為主題的LEED v4.1(Operations & Maintenance,以下簡稱O+M)鉑金級認證授牌儀式在南沙國際人才港啟幕。廣州南沙國際人才港項目憑藉其卓越的綠色運營與維護水平,榮膺由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USGBC)頒發的LEED v4.1(O+M)最高級別鉑金級認證,成為南沙區首個LEED v4.1運營與維護期鉑金級認證項目。
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USGBC)北亞區副總裁王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南沙國際人才港拿下南沙的首個LEED 鉑金級認證,釋放了一個很積極的信號。這個樓宇的名字就是國際人才港,相信本身就有國際化的基因,南沙也正在做面向世界的很多新嘗試。希望未來能吸引更多人才來南沙安居樂業,助力南沙建設。
可持續運營領域達到國際頂尖水準
在授牌儀式上,南沙國際人才港項目回顧了從規劃設計到獲得運營與維護期認證的迭代歷程。
據介紹,在評估周期內,人才港項目通過降低熱島效應、優化能源管理、提升室內環境質量管理和增加廢棄物管理等方式,繼續努力提升樓宇的整體綠色性能,以符合LEED V4.1(O+M)認證評估要求,最終以87分的優異成績,斬獲LEED V4.1運營與維護期鉑金級認證。
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USGBC)北亞區副總裁王婧向南沙國際人才港頒發認證時特別強調,該項目以卓越成績位居目前廣州市內最高得分紀錄榜,標誌着項目在可持續運營領域達到國際頂尖水準。
據了解,LEED認證包含7大評估指標,分別是:選址與交通、可持續性場地、用水效率、能源與大氣、材料與資源、室內環境質量、創新運營。
人才港運營方有關負責人表示:「踐行可持續發展是一項長期而重要的任務,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和持續的行動。我們需要從企業戰略的高度出發,將ESG理念融入到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戰略規劃中,並通過探索綠色發展之路提高物業服務效率,實現國際人才港可持續發展2.0版,將持續進階,向着數字化、智能化、系統化提升,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提升整體服務質量。」
據USGBC官方數據顯示(https://www.usgbc.org/projects),截至2024年末,中國(含港澳台)有247個既有辦公樓宇問鼎該體系鉑金級認證;在粵港澳大灣區與南沙國際人才港項目一樣應用 LEED v4.1(O+M)體系獲得鉑金級認證的項目共有54個,僅占大灣區全部項目的4%,這足以證明既有建築獲得LEED 鉑金級認證的分量。
「獲得認證後,我們有一個在線系統,將會要求人才港持續在系統裡上報能源使用和運營情況。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幫助人才港持續往低碳的方向去發展。目前在全球市場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樓宇和開發商將LEED 認證作為底層資產去設計綠色金融產品,可以和金額較大的可持續性發展貸款掛鈎。」王婧說。
助力中心城區品質提升建設
國際人才港也是南沙城市客廳——蕉門河中心區的地標建築之一。當前,南沙區中心城區品質提升建設工程(鳳凰大道沿線及周邊配套設施完善工程、黃閣南路沿線及周邊配套設施完善工程、蕉門河中心區公園配套設施完善工程)正在推進中,計劃於今年6月30日基本完成主體工程施工,9月30日全面完工。
據悉,在目前的方案設計上,南沙區堅持以人性化設計為原則,注重使用者需求體驗,優化空間布局、流線設計和功能分區,打造開放、互動、多功能的公共空間;以精細化設計為手段,以「繡花功夫」精雕品質之城,注重建築立面、路口街接、交通流線、景觀小品、城市家具等細節設計,提升項目的整體品質;以地域特色文化為亮點,深入挖掘南沙歷史文化和地域特色,融入建築、景觀和公共空間設計中,打造具有南沙文化辨識度的項目,增強項目的獨特性和可持續性。
「南沙國際人才港榮膺LEED v4.1(O+M)鉑金級認證,不僅是踐行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更是助力南沙打造『碳中和示範區』的綠色動能。未來,我們將以此為起點,持續探索零碳建築、智慧能源等前沿領域,為海內外人才提供對標世界一流的綠色辦公空間,為探索建築領域碳中和實施路徑提供更多實踐樣本。」南沙開建集團有關負責人說。
未來,隨着南沙中心城區品質提升工程項目的深入推進,南沙國際人才港將繼續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共同推動南沙向着「綠色、智慧、宜居」的國際化高品質城區邁進。同時,把握綠色發展新機遇,以其先進的綠色運營理念和技術成果,賦能南沙中心城區品質提升,為市民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環境,為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綠色示範區貢獻自己的力量。(記者 何嘉敏 通訊員 徐文婷 劉政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