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首季,廣州港集團貨物、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實現3.1%和6.4%的穩定增幅,交出一份穩中有進的答卷,展現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港的強勁動能。
據悉,今年,廣州港集團以開放合作共贏的理念,在深化區域協同、織密航線網絡、暢通物流通道等領域精準發力。
在深化區域協同方面,今年以來,廣州港集團實施「樞紐+通道+網絡」戰略,加速向港口型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連日來,與上港集團、天津港集團、安通控股聯手打造「三港一航」海上高速FAST航線首航,貫通環渤海、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家戰略區域;首發「長江經濟帶-廣州港-東南亞」電商快線班列,打造連通長江經濟帶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雙循環大通道,為廣州港全程物流服務升級拉開了序幕。
織密內外兩張「網」
在織密海上網絡方面,廣州港集團加強海外市場組貨營銷,積極優化拓展航線布局,鞏固外貿集裝箱航線,進一步織密國際航運網絡,為進出口貿易搭建穩定暢通的海上通道。目前廣州港已開通集裝箱外貿航線174條,聯通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保障腹地重要貨類外貿物資運輸暢通。一季度,廣州港集團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9.1%。
在拓寬江海通道方面,集團持續推進「江海鐵」多式聯運建設,搭建內陸地區經廣州港出海的海鐵聯運通道網絡。在口岸部門的支持下,「黃埔-南沙」內外貿同船運輸模式在黃埔新港口岸首次落地,實現「同船配載、同船運輸、同船抵達」,持續增強南沙樞紐港與內河支線港的互聯互通水平,進一步吸引水水中轉貨源在廣州集聚;廣州港攜手柳州市成立內陸港,為柳州當地進出口企業提供更加經濟高效、安全穩定的「一站式」「門到門」綜合物流服務。目前累計在泛珠三角區域設立內陸港及辦事處35個,將出海口搬到內陸企業「家門口」。
此外,南沙國際通用碼頭項目正在搶抓施工節點,目前水工主體結構已動工,預計於2027年年中滿足投產運營條件;太古倉壹號項目首秀亮相2025廣州優質資產全球招商大會開啟重點推介;「穿梭巴士」智能電動船從研發設計正式步入落地實施階段,綠色船隊建設穩步推進......開年90天,廣州港集團以「首季開門紅」為「全年紅」打下堅實基礎,有序推進落實全年各項工作指標,在集團高質量發展畫卷上留下濃墨重彩。(記者 黃裕勇 通訊員 廣州港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