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戰愈演愈烈,環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已。在匯率方面,美國政府對華大幅加徵關稅,令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有所增大。4月8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大跌800個基點,創出有紀錄以來新低——美元/離岸人民幣匯率升破7.42關口。不過,人民幣匯率今日(9日)逆轉走勢,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盤中一度收復7.37關口,最多時累計大漲超過600點,幾乎收復昨日的失地。截至發稿,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匯率為7.38226。
圖為美元/離岸人民幣匯率分時走勢圖(富途牛牛APP截圖)
受中美貿易戰持續緊張等因素影響,近期人民幣匯率有所承壓。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今日報7.2066,下調28點,貶值至2023年9月11日以來最低。同時,這也是中國央行連續三個交易日大幅調弱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有分析師認為,在美國對華大幅加徵關稅的背景下,中國或有意通過人民幣貶值的方式,保持出口商品的價格優勢,以對沖關稅風險。
使用本幣匯率貶值以促進出口的手段,實際上是一把「雙刃劍」,雖然人民幣匯率貶值有利於提高商品出口競爭優勢,尤其是在美國對華大幅度加徵關稅的當下,人民幣匯率走軟,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衝美國對華高關稅的影響。但匯率貶值,很有可能引發資本外流,從而加劇金融市場的動盪,並成為股市下跌的一股重要力量。
此外,在中美貿易持續緊張的當下,如果人民幣匯率快速單邊下跌,可能會成為美國指控中國是「匯率操縱國」的藉口。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初曾表明,他已就匯率問題與中國和日本領導人通電話,要求他們不要繼續貶值人民幣和日圓,因為這樣做對美國不公平。
實際上,中國政府一直以來在多個場合都強調,要讓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總體呈現雙邊波動的態勢,並讓市場決定匯率的走勢。華泰固收分析師吳宇航認為,考慮到本輪關稅加徵幅度之大,匯率下行對沖的效果微乎其微,且容易帶來資金外流,並減少對美談判的籌碼,央行可能還不會輕易讓匯率大幅下行。
特朗普首個總統任期內的中美貿易戰期間,人民幣兌美元累計貶值逾12%。至於未來走勢,有分析師預估人民幣匯率短期內或跌破7.5關口,但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由於加徵關稅會對美元形成一定壓制效應,以及美國加徵關稅無疑會加快國內宏觀政策對沖步伐,預計二季度降準降息有望落地,都將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支撐。(記者 朱輝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