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八駿
2025年2月10日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發布《2025年慕尼黑安全報告:多極化》稱,世界正進入一個緊張加劇與不確定性增加的時代,國際秩序正從美國主導的單極體系轉向多極,特朗普重返白宮加速這一轉變,意味着「美國治世」即將終結。
歐盟成員國安全需靠自己
所謂「美國治世」,是西方關於二次大戰後國際秩序的一個判斷,即美國成為超級大國擁有主導全球的勢力,使世界處於相對和平時期。
其實,這是關於西方國家在二次大戰後狀態的一種刻畫,就非西方國家而言,美國在二戰後帶來的是不斷擴張、窮兵黷武和百般霸凌。
特朗普當選美國第60屆總統後,多次稱加拿大為美國的第51州,最新稱其為有力競爭者;並提出收購格陵蘭島、收回巴拿馬運河,並將墨西哥灣改稱美國灣。
在MSC2025報告發表後2天,2月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雙方同意「立即」展開談判,並約定互訪。同日,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在布魯塞爾北約總部發表演講,明確宣布「歐洲大陸的常規安全」應由歐洲國家「自己負責」。換言之,特朗普政府雖然沒有說從此美國不管其歐洲盟國的死活,但是,北約的歐洲成員國的安全,必須靠這些國家自己。
國際格局向多極化演進
MSC代表西方國家,站在西方國家立場上判斷,「美國治世」即將終結。
2月13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2月12日特朗普與普京通話以及赫格塞思在北約總部演講,是「改變跨大西洋關係」的兩個「地緣政治驚雷」。「特朗普與普京通話後,美國與歐洲的關係將再也回不到從前。」「歐洲的『美國世紀』結束了。」
「美國治世」和「歐洲的『美國世紀』」同時終結,這是西方國家尤其歐洲的西方國家的認知。其實,在「全球南方」即廣大發展中國家心目中,「美國治世」從來不存在,「美國世紀」則是從人類進入21世紀、展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起就逐漸退場。
拜登雖然承認後「冷戰」時期終結,美國不能說了算,但是,他鼓吹美國必須繼續領導世界,旨在恢復「美國世紀」和「美國治世」。
特朗普強調「美國必須再次強大」的同時,其政策實踐呈現務實傾向。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指出,國際格局正在向多極化演進,未來不同區域將形成多個力量中心。
中國堅決捍衛國家主權
2月12日,赫格塞思在北約總部演講中表示,美國因國內安全威脅和來自中國的競爭,無法將主要精力放在歐洲安全上,轉而優先考慮太平洋地區的防禦。這標誌着美國全球戰略重心轉向印太地區,中國成為其主要對手。特朗普政府雖無意與中國開戰,但將全力遏制中國,預示軍備競賽將加劇。
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第61屆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莊嚴申明——中國對美政策保持穩定性和連貫性,即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項原則。中方已準備好按照這三原則,同美方構建穩定、健康、可持續的雙邊關係,找到兩個大國在這個星球上的正確相處之道。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但如果美方執意打壓遏制中國,中國必將奉陪到底,堅定回擊美國單邊霸凌行徑,堅決捍衛中國的國家主權、民族尊嚴和正當發展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