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華聯誼會副會長、港區省級政協委員聯誼會副秘書長 宣武兵
2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強大信心與動力,從戰略高度明確了新時代民營經濟的使命與方向。
在當前全球科技革命加速、國內經濟轉型深化的背景下,民營企業如何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成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命題。
制度保障是民營企業發展的底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不會改變。會議重申「兩個毫不動搖」原則,強調民營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地位,給包括香港民營企業在內的所有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
我國民營經濟規模龐大、分量很重,發展基礎堅實。在新時代新征程,社會生產力躍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改革開放進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科技發展帶來龐大優質人才和勞動力資源,產業與基礎設施配套完善,超大規模市場潛力巨大,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會議提出將「紮紮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並重點聚焦融資難融資貴、拖欠賬款等長期痛點。隨着《民促法》立法進程加快推進,政策支持從短期措施轉向常態化制度保障,這一轉變將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加穩定的預期,為資本市場對民企價值的重估奠定堅實基礎。
科技創新賦能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當前全球經濟格局下,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座談會邀請了包括華為、比亞迪、新希望集團、韋爾半導體、宇樹科技、小米集團等在內的多家民營企業代表參加,涵蓋人工智慧、汽車、農業、電氣、機器人、互聯網、航太及新能源等前沿領域,可見中央層面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支持。
會議重點從「穩定增長」轉向「品質優先」,要求民企在「推動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為民營企業帶來了新的思考與機遇,與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中國產業鏈重構的需求高度契合。
地方實踐同樣印證了這一趨勢。例如,杭州市以濃厚的創新生態環境,孵化出科技新貴「六小龍」;粵港澳大灣區將傳統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創新,通過技術賦能實現綠色轉型,展現了區域經濟中民企的強大活力。這種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聯動,正形成「國家戰略引領—企業創新突破—地方協同落地」的發展閉環。
習總書記對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提出期望,「要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此番諄諄囑託,更加鼓舞了民營企業追求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堅定了民營企業家繼續貢獻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決心。
香港民營經濟與內地經濟聯繫緊密,內地市場的廣闊空間和政策支持為香港企業提供了無限機遇。我們堅信,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香港民營企業能夠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別是在科創領域大有可為。
從法治保障到央民協同,從科技突破到產業升級,民營經濟正在新一輪制度紅利中重塑價值。未來,唯有將政策願景轉化為創新實踐,以「愛拼才會贏」的精神把握時代機遇,民營企業方能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藍圖中書寫更輝煌的篇章。
頂圖圖說:2月17日,習近平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圖源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