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便利內地人才來港生活,民建聯人才高地於昨日(17日)下午在立法會舉行「優化兩地金融互通便利內地人才來港生活」圓桌會議。會議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建聯會務顧問、立法會議員李慧琼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民建聯副主席、立法會議員陳勇發起,並邀請多位金融界人士和港漂代表參與討論。
會議首先由陳勇致辭,強調優化兩地金融互通對便利內地人才來港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民建聯在推動兩地交流合作方面所做的努力。隨後,多位嘉賓分別分享了他們的經驗和見解。立法會議員、香港證券業協會永遠名譽會長李惟宏建議放寬港股通限制,包括降低內地個人投資者的投資門檻、下調股息紅利稅,並拓寬互聯互通機制至商品通、期貨通及新股通。他還提出擴大跨境理財通的參與機構及降低其准入門檻,以吸引更多資金來港。滙豐中國副行長兼大灣區總監陳慶耀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憑藉其財資和財富管理的優勢,可以為企業出海提供有力支援。同時,通過優化跨境理財通等措施,可以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吸引力,助力人才招攬和大灣區的金融發展。
立法會議員、交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譚岳衡指出,適度調整跨境資金流動限制,有利於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和政府稅收增加。他建議推出「人才購房資金通」,針對特定人群,如高才通續簽成功人士,並實施閉環管理。
立法會議員、中銀香港顧問陳振英提出,理財通3.0版本應提高投資額度,放寬投資產品種類,並允許香港與內地可互相推介金融產品。他還建議內地放寬外匯管制,特別是在前海地區進行先行先試。他還提到,高才通涉及經常帳和資本帳的區分,建議對買樓資金和租樓按金進行監管,確保資金安全,以服務國家人才戰略和大灣區的互聯互通,引導資金合規流動。
立法會議員、招商局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嚴剛表示,特區政府正大力引進人才,打造全球高端人才高地。隨着新來港人才的增加,跨境資金流動需求明顯增加。嚴剛議員建議特區政府應敢於破局,便利人才的跨境金融需求,包括與國家外匯管理局共同簡化售房資金匯港程序;創新融資綠色渠道,優化個人購匯額度,提升資金流動空間;同時縮短跨境理財通的審核流程,以促進資金流動和財富管理的發展,夯實人才扎根香港的信心決心。港漂圈創始人趙磊從港漂角度出發,提出應幫助新來港人才解決安居問題,如舉辦招聘會和創業支持。
李慧琼在總結發言中表示,民建聯將積極推動優化兩地金融互通,為內地人才來港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她呼籲各界共同努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實現共同繁榮。會議為優化兩地金融互通提供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兩地金融互通的需求將越來越大,優化金融互通不僅能夠便利內地人才來港生活,也有利於推動大灣區的經濟發展。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常委、立法會議員黃英豪,民建聯常委、立法會議員顏汶羽,民建聯執委、立法會議員郭玲麗和林琳,以及民建聯執委潘卓斌出席本次會議。(民建聯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