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來論】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信心增強

【來論】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信心增強

責任編輯:呂馨 2025-02-10 08:30:19 來源:香港商報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香港(地區)商會會長 楊莉珊

香港美國商會日前發布《2025香港商業信心調查報告》,80%的在港美企對香港的法治有信心,75%的企業認為香港依然是亞洲的國際商業中心。這顯示了美國在港企業對香港營商環境的認可以及對其發展前景的信心。此外,報告還指出,70%的企業業務並未受到香港國安法或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的影響,79%的企業沒有計劃將其地區總部遷離香港。這進一步說明,維護國家安全的措施使得香港社會更加穩定,投資環境更加良好,外國投資者在港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更好的保護。這些資料無疑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打下了強心針。

國際投行持積極態度

近期,高盛和德意志銀行等國際投行對今年中國市場發展持積極態度。他們認為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範圍內的優勢、前沿技術儲備以及「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增長潛力等都為未來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在DeepSeek效應的帶動下,海外中資資產估值持續走高,香港恒生指數迎來了新一波小牛市。市場預期普遍樂觀,投資者對未來充滿信心。

目前,全球格局正處於複雜動蕩的變革期,世界經濟復蘇未達預期;國際力量對比的深刻調整使得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思潮再度湧現,「特朗普2.0」陰霾籠罩全球經濟,全球各國外源風險水準不斷提高,顯著影響多邊合作機制的深化發展。

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致辭中提到了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挑戰,但也強調了中國經濟正處於上升軌道。這表明,即使在全球經濟面臨諸多挑戰的情況下,中國仍對其經濟發展充滿信心。這種積極的態度與近期國際投行對中國市場的樂觀預測相呼應。結合高盛和德銀等對中國製造業、前沿技術儲備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看好,可以預見中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在全球經濟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外資企業看好中國市場

共建「一帶一路」歷經十年發展,已取得顯著成效。不只是DeepSeek「中國製造2025」成效巨大,2015年的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中國製造2025」的宏偉計劃,而後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中國製造2025》。十大科技業被選定為中國到2025年應主導的重點領域。人工智能、量子計算、電動車、再生能源、電池技術都在詳細文件中被提及。

當年提出「中國製造2025」的時候,似乎這個理想離現實還有一段時間。轉眼間竟然已經10年過去了。這個計劃的目標簡單來說,就是要把中國從一個製造大國,變成一個製造強國,實現科技上的自給自足,減少對外國技術和供應鏈的依賴。中國過去十年來一直在緩慢累積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高科技產品方面的專業知識,DeepSeek的成功進一步證明這個宏大項目已經取得成功。

近期,多家外資機構發布2025年全球投資展望,繼續看好中國市場,外資企業加碼在華布局,凸顯各方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展望2025年,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對華合作的決心也沒有變。

責任編輯:呂馨 【來論】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信心增強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