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甘肅渭源:志願服務潤民心 文明新風滿山鄉

甘肅渭源:志願服務潤民心 文明新風滿山鄉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5-03-14 21:29:06 來源:香港商報網

 初春的黃土高原春潮湧動、機器轟鳴,在甘肅省渭源縣新寨鎮廖家寨村的中藥材GAP種植基地里,藥農賈進國整地理墒、採挖藥苗,忙的不亦樂乎:「自從上了『白條黨參課堂』,什麼苗適合栽種,用什麼藥能預防病蟲害,我可是一清二楚,咱莊稼漢也能成科技新農人。」他的話語裡滿是自豪。

 近年來,新寨鎮緊盯群眾需求,持續健全志願服務體系,不斷豐富志願服務形式,將更多的志願服務和便民舉措送到群眾「家門口」,送進群眾「心坎里」。

 科技課堂開到田間 傳統產業煥發新生

 作為渭源「白條黨參」的核心產區,在過去,種植技術差、管理水平低、群眾積極性不高等問題嚴重困擾中藥材產業的發展,2021年,新寨鎮啟動「白條黨參課堂」志願服務項目,組建起由7名農技專家、19名「土專家」構成的志願服務隊,緊盯農業生產管防控,確保在控旺促弱、防病治蟲、抗災保收等關鍵農時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為農民生產全程保駕護航,解除擴種白條黨參的後顧之憂。

 去年夏天,藥農王學武看着自家泛黃的黨參葉心急如焚。得知消息後志願者們帶着便攜式檢測儀及時上門,查找病因並手把手教老王改良土壤、配製農藥。老王的二十畝黨參不但保住了,還比往年增產不少,他逢人就說:「這些穿紅馬甲的後生,真是咱農民的及時雨!」目前,「白條黨參課堂」開辦6期,志願服務隊指導藥農80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600餘份,帶動全鎮種植「白條黨參」面積達4萬畝,畝均增收2萬元以上。

 百姓舞台唱響新風 文化種子落地生根

 夜幕初垂,姚集村的文化廣場燈火通明。快板《彩禮不是愛,感情買不來》的詼諧唱詞,引得台下300多名群眾笑聲不斷。這支由村支書王華強牽頭組建的「百姓舞台」新風文藝志願服務隊,每逢節慶都會被其他村邀請演出。

 「過去村里紅白事大操大辦時有發生,現在大伙兒都學着我們的段子主動移風易俗,人情負擔減輕了不少。」55歲的隊員盧發勝摸着快板笑道。這支完全由村民組成的志願服務隊,把黨的創新理論編成三句半,把民法典知識排成情景劇,把村規民約譜成秦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黨的政策深入人心。在「百姓舞台」帶動下,全鎮新事新辦、白事儉辦的文明新風尚蔚然成風。

 鄉風共談化解千千結 基層治理開出和諧花

 走進大坪村的「鄉風議事室」,牆上的「和」字書法蒼勁有力。志願調解員劉永勝剛成功化解一起地界糾紛,正在「調解台賬」上記錄:「王趙兩家同意修建機耕路,共同出力管護......」

 作為「鄉風一起談」志願服務項目的發源地,這裡每月15日的「議事茶會」雷打不動。村黨支部書記王志剛介紹,「通過一約四會,形成「群眾說事、鄉賢論理、法律把關」的基層治理新模式。截至目前,全村12名鄉風調解員累計處理矛盾30餘起,村民滿意度大幅提升。」

 如今,走進新寨鎮,180支志願服務隊、2900多名志願者的身影活躍在街頭巷尾。在黨員先鋒崗帶動下,「扶貧幫困志願服務隊」結對幫扶孤寡老人,「助學支教志願服務隊」為留守兒童開設非遺課程,全鎮志願服務時長累計超8000小時,山風拂過層層梯田,那抹躍動的「志願紅」,正暈染出新時代鄉村文明的錦繡畫卷。(記者 陳宏岩 通訊員 張旭鶴  趙小榮)

責任編輯:林梓琦 甘肅渭源:志願服務潤民心 文明新風滿山鄉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