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深圳特區報記者從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了解到,深圳文交所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線上交易平台2025年新增交易額已突破2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566%。
自2024年8月底正式上線以來,深圳文交所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按照「專網交易+互聯網分發」的建設思路,加快布局基於互聯網領域的相關文化產業生態,不斷優化業務模式和體系架構,實現了文化數據資產的高效流通與價值變現。
作為國家級文化產權交易平台,深圳文交所一直秉持着「先行先試」的理念謹慎探索業務,在技術創新與制度突破的支撐下,深圳文交所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構建了覆蓋文化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可信交易體系,2024年底完成了從「專網交易」向「互聯網融通交易」的模式轉型,已實現超16萬組文化數據資產的標準化確權和高效流轉,有效破解了文化數據資產長期面臨的「數據孤島」難題,推動傳統文化資源向數字資產轉化。在產業生態建設方面,平台深度連接文化生產、技術開發與消費場景,形成涵蓋黃金珠寶、文化IP、影視要素等十餘個垂直領域的交易子平台,並聯動福建、山西、景德鎮等區域建立特色文化體驗中心,促進區域文化資源與數字經濟融合。同時,深圳文交所創新推出「數據資產入表」服務,成功助力國有文化企業完成數據資源向可量化資產的轉化,為行業提供了可複製的數字化轉型範例。
未來,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將依託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持續創新「數實結合」交易生態,推動探索多元化文化數據交易場景,為加快推進文化數字化發展戰略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