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哈,喝,哈……」在皖南黟縣碧陽鎮碧山村的雲門塔下,一陣陣有規律的喊聲不斷傳來,那是碧山村儺舞表演隊在跟着鑼鼓節奏不斷起舞,為遊客們進行儺舞演出,贏得了遊客們的陣陣喝采。
隨着鏗鏘有力的鑼鼓聲響起,儺舞表演者們身披蓑衣,手持鋼叉,動作剛勁有力,幹練、悠閒又灑脫,一招一式都仿佛帶着遠古的氣息。他們的步伐穩健而富有節奏,時而跳躍,時而轉身,手中的鋼叉隨着身體的律動揮舞,發出陣陣呼嘯。在強節奏的鼓點和伴奏下,他們的表演好似在訴說着古老的故事。那整齊劃一的動作,充滿力量感的姿態,現場的遊客們無一不沉浸在這獨特的表演氛圍之中。
碧山的儺舞,相傳起源於隋朝末年,至今已有千年歷史。而今,儺舞作為一項非遺和民俗活動,一直在碧山村不斷傳承,以千年光陰的厚重底蘊,以翻越歷史長河的古樸氣息,給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們帶來了一場來自歷史和文化的震撼。
在表演結束後,表演者們邀請遊客一同加入其中,學習儺舞表演。他們手把手地教遊客如何揮舞鋼叉,如何踏出那富有節奏的步伐。遊客們興致勃勃地跟着學習,臉上洋溢着興奮與好奇。
在這個過程中,舞者們還耐心地給遊客講解儺舞的由來和其中蘊含的文化意義。遊客們一邊學習舞蹈,一邊聆聽着古老的故事,對儺舞這一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上一次的舞龍表演,遊客們紛紛參與進來,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這一次的儺舞,效果比起上一次還要更好。」碧山村儺舞表演者兼村委會工作人員桂芳虎說到,「不少年輕遊客都參與進來,了解碧山村的民俗文化,我想這肯定是一次不一樣的遊玩體驗。」
今年以來,碧山村已經多次舉辦民俗活動演出,並邀請遊客一同參與,完成了從「觀看」到「體驗」再到「沉浸其中」的華麗轉變。「今後,我們將堅持常態化進行民俗文化和非遺演出,以碧山的美景為筆,以碧山村的文化底蘊、非遺傳承和民俗活動為墨,畫好鄉村振興新篇!」碧山村書記汪懷遠如是說到。(記者 吳敏 通訊員 朱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