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1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正式掛牌。十年來,南沙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積極推動貿易、航運、投資、金融、科技、粵港澳合作等各個領域改革創新,持續增強開放門戶樞紐功能。
截至目前,自貿區南沙片區累計形成的45項、136項制度創新成果分別在全國、廣東全省複製推廣,跨境電商監管新模式、「企業專屬網頁」政務服務新模式等案例入選全國自貿區「最佳實踐案例」。推廣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險、實施船舶安全檢查智能選船機制等經驗在全國複製推廣。從投資貿易便利化的突破到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構建,南沙以敢為人先的勇氣,在自貿「試驗田」中耕出開放「新高地」。
從投資自由化到貿易便利化 「制度型」開放能級不斷躍升
在自貿區南沙片區的改革圖譜中,投資自由化與貿易便利化如同「雙引擎」,驅動着這片改革開放前沿陣地不斷突破制度壁壘。
自2015年掛牌以來,南沙區動態對標CPTPP、DEPA等高標準經貿規則,持續擴大服務業、數字經濟領域開放。這一制度突破直接轉化為「引進來」的強勁動能:2015年—2024年,南沙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百億美元,麗芝士、兆科、駿德等跨國企業相繼落子。2023年至今,落地沃博聯廣藥、英諾螺旋等多支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境內投資試點基金。
市場准入的放寬與產業政策的精準疊加,催生了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的集群化發展。南沙聚焦智能網聯汽車、海洋科技、人工智能等賽道,培育出小馬智行、雲從科技等行業領軍企業。同時,廣州期貨交易所工業硅、碳酸鋰、多晶硅等3個品種累計成交額約1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累計交易金額達470億美元,跨境股權投資試點獲批額度累計近300億元,資本要素的跨境流動效率躋身全國前列。
貿易監管模式的革新,是南沙破解傳統貿易壁壘的「關鍵鑰匙」。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現貨物、運輸工具及艙單申報100%線上化,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針對跨境電商退貨難題,南沙全國首創「跨境電商出口退貨『一站式』監管新模式」,切實解決跨境電商出口退貨渠道不暢問題。針對生鮮商品的「智慧審證+提前申報」組合措施,助力其成為全國最大榴蓮、車厘子進口口岸。作為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依託華南最大、種類最齊全的綜合性樞紐港——南沙港區,2024年進口規模達1288億元,規模連續居全市第一。
南沙國際貿易航運功能的不斷強化,也帶動着外貿出海的勃興。汽車口岸年通過能力超200萬輛,累計裝卸量達1151萬輛,穩居全國第一。在此基礎上,南沙綜保區連續三年獲評全國A類,依託汽車出口「一站式」服務等政策,2024年汽車出口額達98.5億元,五年間增長5倍;2014年—2024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從0.2億元增長至460億元,尤其是進口業務穩定增長,「跨境電商業務進出口值」穩居全國綜保區第一;保稅油加注創新「一船多供」模式,累計加注77萬噸,落地全省首單高低硫保稅燃油混兌調和業務。
南沙港區。圖源 廣州日報
從元宇宙政務到涉外法治高地 營商「軟基建」持續優化
一流的營商環境,是自貿區的軟實力與競爭力。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的前沿陣地,近年來南沙以「放管服」改革為支點,以法治創新為保障,構建起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生態。
南沙區政務服務中心。圖源 廣州日報
2017年,南沙在全國率先啟動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並在全國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複製推廣。全面推行市場准入「極簡審批」,經營主體登記註冊實行標準化申報,創新「AI導辦」「AI審批」智慧登記新模式。全區電子證照已關聯1717個政務服務事項,關聯率達98.56%,助力企業辦事材料免提交。
「放管服」改革的背後是政府職能的轉變:根據省事權下放相關文件,省級調整至自貿區南沙片區實施事項127項。其中下放實施事項50項,委託實施事項77項。廣州南沙政務服務中心創新推出元宇宙政務服務模式,通過搭建極高還原度的實景三維仿真政務場景,打造全新的政務服務交互模式,實現辦事人員可以第一人稱視角沉浸式體驗實景應用、互動辦事、虛擬數字人實時客服和港澳身邊辦等五大特色功能,有效利用科技賦能助力辦事服務「降成本、提效率、簡流程」。
法治環境的系統性構建,則為營商優化裝上「穩定器」。從出台全省首個區縣級法治化營商環境規劃,再到《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條例》等文件的陸續發布,南沙以法律保障為建設面向世界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先行區提供支撐。而隨着《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支持涉外法律服務業發展若干措施》及實施細則等文件的出台,內地與港澳律師事務所合夥聯營機制深化改革,省司法廳修訂合夥聯營辦法,進一步放寬准入門檻,南沙已逐步打造成為涉港澳、涉外法律服務集聚高地。
目前,已有4家粵港澳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落戶南沙。南沙國際仲裁中心首推的「3+N」仲裁庭審模式也入選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批「一站式」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對企業而言,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至關重要。」廣州仲裁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王天喜表示,南沙的國際仲裁中心讓涉外企業在遇到爭議時,有了一個值得信賴且便捷的平台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這也讓越來越多企業家和投資者願意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
2015—2024年
南沙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百億美元,麗芝士、兆科、駿德等跨國企業相繼落子。
45項、136項制度創新成果分別在全國、廣東全省複製推廣。
2014—2024年
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從2014年的0.2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460億元,尤其是進口業務穩定增長。
頂圖圖說:自貿區南沙片區(資料圖片)。圖源 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