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航空(293)自2019年起啟用內部人員溝通平台「電子飛行資料夾」(Electronic Flight Folder,EFF),該公司數碼及資訊科技董事方逸翔(圖右二)表示,該平台已趨向成熟,冀將之出售予其他航空公司。
「每班航班的營運往往涉及大量流程,包括入油以至入油等環節,透過EFF內的溝通功能,機師可與不同部門可作出實時溝通。」方逸翔稱,透過EFF,機師可與不同部門,包括外站及香港各部門溝通,而EFF可供機師作24小時實時溝通,務求在航班及公司內部溝通更為暢順。
國泰航空自2019年推出EFF至今,已有3900人使用,主要來自國泰航空及其系內香港華民航空及香港快運的職員。方逸翔稱,EFF至今已演進至第三版,揚言系統已趨向成熟,深受機師及業界歡迎,有信用推出市場,目前正就此與不同航空公司聯繫。
國泰航空航線營運總監James Toye(圖左一)補充,EFF銷售的對象將來自全球的航空公司。他強調,EFF除了可用於航班管理,更可用於數位補充(Digital Refilling)、減省航空燃油消耗,從而提升營運效率。
問及出售EFF能夠給予國泰航空多少收益,國泰航空旗下「國泰創科」行政總裁卓立言(圖左二)則認為,EFF的價值不在於財務的回報,而是提升航空營運水平、系統研發能力及相關回報。
另外,國泰航空亦期望透過人工智能(AI),支援後勤營運管理。國泰數碼部總經理鄒銘諾(圖右一)稱,後勤團隊涉及國泰8至9個部門,透過AI平台,除了協助模型數據規劃,更從中管理餐飲及行李運送等環節,利用AI判斷業務各環節是否符合營運需要。
鄒銘諾強調,旗下AI平台不只應用在香港的業務,又指將確保AI應用數據的私隱,確保應用數據前,須得到客戶的同意。問及AI平台DeepSeek何以應用在國泰航空的業務之上,卓立言表示,已就此向員工給予指引。
早前,「國泰創科」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合作,成為「共同企業加速計劃」基金的策略合作夥伴。卓立言稱,共同企業加速計劃」聚焦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智能互聯繫統及可持續發展3個領域,都適合國泰航空的業務及策略發展。(記者 鄺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