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全球經濟競爭中,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愈發凸顯。作為中國內陸省份,山西近年來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持續發力,成果顯著,為地區經濟的高質量轉型發展築牢堅實根基。
4月26日是第2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圍繞「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主題,開展2025年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在當日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省法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太原海關等多部門介紹了2024年山西省知識產權工作成果及後續計劃。
2024年,山西在知識產權創造方面成績斐然。山西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新材料領域專利預審工作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使得發明專利授權周期從平均15.5個月銳減至2個月,大大提升了創新成果的轉化效率。同時,積極開展國家數據知識產權試點工作,發放30張數據知識產權證書,為數據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產權保障。截至2024年底,全省有效發明專利、有效註冊商標、高價值發明專利有效量等關鍵數據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地理標誌相關成果也穩步積累,反映出山西創新活力不斷增強,知識產權創造能力日益提升。
知識產權的運用是實現其價值的關鍵環節。山西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對高校院所的大量存量專利進行盤點入庫,為專利的轉化運用搭建了廣闊平台。專利轉化交易平台投入運行,一系列專利轉化項目落地實施,專利轉讓、受讓數量大幅增長,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更是同比增長77.6%,有效解決了企業的融資難題,推動了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在知識產權保護層面,山西多管齊下。修訂《山西省專利實施和保護條例》,為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了更完善的法律依據。國家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規範化建設試點順利通過驗收,彰顯了山西在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專業化水平上的努力。2024年,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查辦眾多知識產權行政處罰和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還與多部門合作開展專項行動,對侵權假冒行為形成強大威懾力。
山西還注重知識產權服務水平的提升。構建起覆蓋11個市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網絡,通過開展各類活動,為企業提供精準的知識產權服務。其中,多項服務舉措入選國家和省級典型案例,體現出山西在知識產權服務創新方面的積極探索與實踐成果。
山西省各級司法機關在知識產權保護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全省法院2024年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848件,通過提升審判質量、加強調解工作、發布典型案例等方式,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堅實的司法保障。全省檢察機關批准逮捕191人、提起公訴387人,積極開展專項行動,強化綜合司法保護,為山西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公安機關破獲大量侵權假冒刑事案件,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和民生安全。太原海關加大對進出境侵權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通過專項行動和多方協作,有效保護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牛建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