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運輸及物流局今日(17日)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政府擬將違泊「牛肉乾」由320元加至400元;超速駕駛、沒有遵從交通標誌和道路標記則調高至480元至1500元不等;咪表收費加一倍,由目前每15分鐘2元,加至4元。
文件提到,違例泊車和大部分交通違例事項的定額罰款自1994年來維持不變,最近一次調整交通違例事項的罰則已在2018年(當中不包括違例泊車),而自1994年及2018年至今的消費物價指數已分別上升超過70%和10%,罰款額的阻嚇力或有所抵銷。
政府指,香港的交通違例事項定額罰款水平遠較多個海外地區為低,以違例泊車為例,新加坡、倫敦和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罰款水平(折換成港元計算)分別約400元至2500元、500元至1200元和 600元至3200元,最高達香港水平(即320元)的10倍。因此政府建議調高部分交通違例事項的定額罰款水平,以加強阻嚇作用,其中建議「牛肉乾」罰款額由現時320元調高至400元。
電動私家車分3年加車牌費
電動私家車牌照費方面,政府建議將牌照費結構按「額定功率」分為5級,每年牌費介乎1500元至11000元,會低於燃油私家車的水平,以鼓勵駕駛者轉用電動私家車,並考慮到公眾可負擔程度,調整進程會分3年進行,估計可在本年度和未來兩個年度起,分別帶來約3300萬、2.2億及5.5億元額外收入。
政府解釋,指隨着電動車技術進步,電池的重量和體積愈趨輕巧,按車輛淨重計算牌照費已不再合適,亦未必能全面反映電動私家車的價值,認為調整牌費收費架構是配合科技發展,和緊貼國際做法。
停車收費表增至4元
另外,停車收費表將由每15分鐘2元,增至4元,每小時最高收費16元。政府相信能加快咪表停車位流轉,收費水平會較接近由房委會或運輸署管理的停車場收費中位數,預計在下兩個年度為政府帶來額外2.2億及3.7億元。
政府計劃在今年第二季向立法會提交法例修訂建議,理順電動私家車牌照費架構和水平,以及調整停車收費表收費,須遵循先訂立後審議的立法程序 。調整「牛肉乾」水平的建議則要先審議後訂立。有關修訂可於立法會完成審議後約3至6個月內陸續實施。(圖源: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