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逾200位船東與航運業界的專家和從業人員齊集香港船東會主辦的研討會,探討如何進一步推動航運脫碳和可持續發展,以配合4月7日至11日在倫敦舉行的國際海事組織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3屆會議(MEPC83)的審議結果。
在國際海事組織第83屆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會議中,制定了中期溫室氣體減量措施,並將於今年10月正式通過。主要措施包括:(一)為大型遠洋船舶制定新的全球燃料標準,要求船舶逐步降低其年度溫室氟體燃料強度(二)建立全球定價機制,向超過排放閾值的船舶徵收補救費用,以抵消其排放差額,而使用零或近零溫室氣體技術的船舶將有資格獲得財政資助。
香港船東會常務副主席宋睿之在開幕致詞中,歡迎是次香港航運業盛事的來賓。他表示:「國際海事組織的近期討論,在採用綠色燃料方面取得巨大進展,但未來的道路仍有隱憂。今天(16日),在香港船東會的研討會上,船東和運營商有機會直接聽取曾經參與在國際海事組織會議的香港代表以及專家的寶貴建議,從而制定適合自己的脫碳計劃·衷心感謝所有參與研討會的講者嘉賓和業內朋友。」
香港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發表主旨演講。廖副局長表示:「去年香港採取主動,成為率先支持國際海事組織船舶碳強度指標評級綠色航運政策的船旗。國際海事組織上過通過的『淨零排放框架』無疑會對國際航運業帶來重大影響。儘管業界的綠色轉型路上或有波瀾,但香港已準備好發展成為綠色船用燃料加注及交易中心,與我們的海事夥伴並肩同航,引領行業再創高峰。」
隨後的演講環節,出席第83屆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會議的香港海事處代表麥榮德報告了有關委員會最新審議結果。談及在倫敦舉行的國際海事組織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3 屆會議,獲批發布的中期溫室氣體減排措施,麥榮德表示:「會議標誌着國際海事組織致力於實現 2023 年溫室氣體戰略中提出的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將推動邁向零及近零排放的能源轉型和技術,燃料和其他能源可持續的綠色國際航運技術」。
針對該會議的最新情況,明華船務董事長林銘鋒船長呼籲:「所有航運產業鏈的參與者團結起來,積極研究和開發節能減碳技術,共同建構綠色、開放、創新、互利共贏的新型航運生態系統。」
研討會安排了兩場專家分享會,分別來自美國驗船社和Climate Impact Corporation。
美國船級社東半球可持續發展總監沈韜表示:「美國船級社很榮幸能夠支持這項重要活動。在行業巨大變革的時期,我們致力支持和幫助船東應對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和快速的技術進步所帶來的諸多挑戰。」
Climate Impact Corporation聯合創始人楊浩鋒表示:「航運業迫切需要快速實現脫碳。作為大型再生能源項目的全球開發商、投資者和營運商,我們預視未來為航運業界的許多新能源解決方案,包括再生氫能方案。關鍵在於速度。」
研討會期間,The Captain's Table Nelly Akhmedzhanova女士介紹了「永續發展參與追蹤」計劃,旨在評估航運業在實現真正永續發展方面取得的進展。
香港船東會技術總監祈敏鈿表示,第83屆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會議的主要成果,不但就中期措施的定價達成共識,同時在船舶碳強度指標、壓載水公約和生物污垢課題上也取得了進展。當然,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仍須在未來就這些課題,開展更多工作。
小組專題討論由香港船東會規管事務總監Nittin Handa船長主持,來自船舶管理、船舶設計與檢驗以及綠色燃料加注等行業專家出席參與,包括:太平洋航運(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Saniay Relan、中國船級社技術經理秦傲寒、Fleet Management Limited董事Prakash Chandra,以及中燃遠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銷售及市場總監曾漢梁。
此次小組專題討論就「全球綠色燃料轉型及香港層面採取的相關措施」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專題討論匯集了業界領袖和永續發展專家,共同探討推動綠色燃料技術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專題討論嘉賓就克服航運業脫碳的障礙、香港作為未來綠色海上燃料樞紐的角色、以及國際合作與新興技術的重要性等範疇分享見解,小組討論見證香港在配合全球脫碳和永續發展標準的同時,也顯示了引領區域採用綠色燃料方面的努力和潛能。
Mandarin Shipping Ltd主席克士利在研討會的總結髮言時,表達了對未來的展望: 「上周在倫敦舉行的會議顯示,我們就如何實現氣候目標達成協議,仍有漫漫長路。但可以肯定的是,各方在繼續減少排放方面的努力,幾乎是完全一致的。香港航運業將繼續在當中發揮關鍵作用。只要通過對所有持份者採取負責任的態度,不斷創新,與所有相關方保持建設性對話,香港必定會找到解決方案。」
研討會主持人,香港船東會董事總經理陳佩珊女士結束會議時表示,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研討會正好充分展現了香港航運業界致力邁向綠色航運的準備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