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莊村將古建改造為大中堂文化博物館,打造沉浸式遊覽線路;張村結合傳統院落與花海景觀,推出「古堡花海」旅遊項目;西宋壁村利用溝壑地勢發展小米、高粱等特色農業,提升經濟價值;張壁村依託軍事遺蹟發展旅遊,成立研究院……
在山西晉中介休市,22個國家級傳統村落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串聯起一幅跨越時空的文化長卷,這些承載着厚重歷史的傳統村落,正通過系統性保護和創新性發展煥發出新的生機,激活了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近年來,介休市創新探索「活態保護、適度利用、綜合開發」模式,以文化為魂、以保護為基、以創新為要,為新時代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介休方案」。
走進張蘭鎮張村,174座明清古建築群靜靜矗立,精美的「三雕」藝術令人嘆為觀止。介休市採用「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張村郡馬府、舊堡村的龍天廟、侯氏祠堂等建築群進行精心修復,重現往日風采。
介休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劉鵬介紹,近年來,介休市投入專項資金對全市傳統村落實施系統性保護,創新「一村一策」保護模式,為每個傳統村落建立數碼化檔案,制定個性化保護方案。在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工作中,介休市通過系統謀劃、多措並舉,走出了一條傳統村落保護與鄉村振興有機融合的特色發展之路。
據悉,下一步,介休市將加強系統保護,以國家級示範縣建設為抓手,實施古建、古樹修復工程,打造數碼化管理平台;突出文化研究,聘請專家團隊系統梳理綿山忠孝文化、晉商文化、古堡軍事文化等特色資源,提升文旅吸引力;推動活化利用,結合鄉村振興政策,培育文化民宿、研學基地等業態。(茹洋 趙秀麗 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