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貝鈞奇表示,認同「在商言商」亦需顧及國家民族利益。
他說,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後,美國調整全球布局,但遏制中國發展的戰略始終未變,美國現正在全球範圍內擴大港口收購,並有意對中國製造和註冊的遠洋貨輪收取高達每次150萬美元的港口停靠費,以削弱中國出口商品市場競爭力,及加緊遏制「一帶一路」的發展勢頭。
他認為,在此背景下,近期長江和記實業涉及全球23個國家43個港口的出售交易,引起了各方的關注,有關交易將對我國發展帶來難以估量的不良影響,特區政府亦快速聯絡涉事公司,期望可以妥善處理事件,避免對國家民族利益帶來損害。
貝鈞奇表示,商界朋友經常提到「在商言商」,商人追求最大利益似乎無可厚非。但實際上,資本無國界而商人有家國,任何人都不應該遞刀子給外人來對付自己國家;企業未必能清晰了解地緣政治狀況,及國與國之間的博弈,因此在處理跨國重大交易時,應該事先與政府有關方面有所溝通,避免對股東、企業、社會造成重大損失,騎虎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