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從「投資工行」看「投資中國」

從「投資工行」看「投資中國」

責任編輯:呂馨 2025-03-31 10:35:4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靜水流深 厚積薄發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近日引起了市場的廣泛討論。2025年3月28日晚,工商銀行(01398.HK、601398.SH)發布2024年度業績。去年該行H股和A股的年度漲幅分別為36.4%和44.8%,按年均股價來計算,股息率分別達7.49%和5.32%。作為一家中國土生土長的「宇宙大行」,工商銀行絕對算得上是投資中國的一個典型代表和絕佳的觀察窗口。

未來表現如何,過往是最可靠的判斷依據。自2006年上市以來,工行已累計為境內外股東支付真金白銀現金股息超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從2007年起,工行穩居A股分紅金額最高的上市公司。2024年,該行首次推出了中期分紅。全球68萬股東從投資工行中已然真切地感受到投資中國的成就感和獲得感,用一個網絡流行詞來形容,那就是投資中國「真香」!

微信圖片_20250331103601.jpg

工商銀行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北京現場:副行長王景武(左二)、副行長張偉武(右二)、副行長張守川(左一)、高級業務總監宋建華(右一)。

深耕中國 碩果纍纍

劉珺首次以工行行長身份亮相工行香港場業績發布會。作為一位躬身在中國銀行業耕耘幾十年的管理者,他用三個「沒有變」和三個「立起來」向投資者分享了工行的經營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

實現價值創造是企業的一項重要使命。2024年,工行錄得純利(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58.63億元,較上年增長0.51%。工行董事會建議派發2024年末期普通股現金股息,每10股1.646元(含稅),全年派發現金股息合計每10股3.080元(含稅),總派息額約為1097.73億元。工行的分紅派息總金額喜人,分紅次數也由一年一次提升至一年兩次,有助於投資者更好地長期持有股票,減少交易頻次,從而分享到工行的長期發展收益。

從服務實體經濟來看,工行整體實現了提質增量、擴面強效。工行總資產增長9.2%,其中人民幣貸款和債券投資的增量約為兩個2.3萬億元,體量都相當大。

重點信貸領域來看,2024年末,工行投向製造業貸款餘額4.4萬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餘額突破3.1萬億元,科技型企業貸款近2萬億元,均居行業首位,專精特新企業貸款較年初增長超54%;綠色貸款餘額突破6萬億元,保持行業首位;普惠貸款餘額2.9萬億元,增速近30%。副行長張守川透露,未來3年,工行計劃為民營經濟提供不低於6萬億元的投融資總額。

近幾年,中國銀行業處於息差下行周期。副行長姚明德坦言,預計2025年淨息差下行仍是行業共性,但他也觀察到,去年下半年淨息差下行的情況已經出現邊際改善,相信今年下降的幅度會收窄。

劉珺指出,工行的負債管理卓有成效。該行的人民幣存款付息率降至1.62%,在可比同業中最低,有效支持了資產負債表的擴張,有助於工行更好地守正創新,穿越低息差的宏觀環境。

銀行業計提的撥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以豐補歉,平滑業績表現。劉珺表示,去年工行的不良資產、不良率均在下降,撥備覆蓋率在上升,利潤也實現了正增長。資產質量基礎更牢固,「安全墊」更加厚實,是用真正的利潤增長來促進資本市場的正向回報。

多維支柱 布局長遠

在談及工行持續實現價值創造、更有力高效服務實體經濟和夯實風險防控根基三個「沒有變」之後,劉珺分享的要將國際化、綜合化板塊,現代金融服務和金融科技數字賦能三個「立起來」,則為投資者展望了未來工行的一些發展方向。

目前,工行的服務網絡已覆蓋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擁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和競爭力。工行有11家境外人民幣清算行,主要綜合化子公司擁有基金、金融租賃、保險、債轉股、理財等牌照,形成了系統化的協同效應。

劉珺分享道,國際化、綜合化兩個板塊的資產佔比為11.8%,營收和稅前利潤的貢獻分別為9.6%和11%,比重不算小,進一步挖潛和增益的空間也很大。如果每個板塊的資產佔比再推高2-3個百分點,將有助於形成一個價值創造更加多元化的資產負債表,也能更好地支撐工行的高質量發展。

「要把現代金融服務業第二根支柱立起來,這是工行未來經營發展的第二條增長曲線。」劉珺表示,工行已發布全行業首份面向金融基礎設施客戶的一體化服務方案,計劃開闢更多新賽道,塑造更多新動能。

「宇宙大行」也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工行獲得的專利授權數量常年保持同業第一。2024年,在全行日均業務量近10億筆且同比增長超11%的情況下,系統始終保持平穩運行。工行率先建成全棧自主可控的千億級金融大模型體系「工銀智涌」,並完成DeepSeek最新開源大模型的私有化部署,升級智能客服「工小智」、打造遠程銀行助手「工小慧」等,已賦能20多類業務、200多個場景,承擔工作量相當於4.2萬人/年。

展望2025年,劉珺表示,市場的發展永遠會創造很多的不確定性和變化。工行會走出跟市場大體一致的方向,並且一定會走到市場平均值之上,繼續實現對市場和投資者的合理回報。

微信圖片_20250331103606.png

圖片圖為工商銀行浙江分行信貸支持的某綠色新能源電池企業生產車間。

「五化」轉型 漸入佳境

副行長兼董事會秘書段紅濤在介紹去年工行業績時表示,2024年是工行成立40年,一年來,該行立足40年再出發,錨定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現代金融機構的目標,紮實推進智能化風控、現代化布局、數字化動能、多元化結構、生態化基礎「五化」轉型。

據悉,「五化」轉型是工行在新形勢下推進動力變革、效率變革、質量變革的重要抓手。段紅濤對去年工行「五化」轉型的探索實踐進行了詳細拆解。

智能化風控方面,工行一體推進「主動防、智能控、全面管」,強化大風控統籌,完善風險官機制,加強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風控的賦能,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質效。2024年工行資產質量保持穩定,不良率較年初下降2BP,撥備覆蓋率較年初提升0.94個百分點。重點領域風險管控取得有效進展,房地產業不良率較年初下降38BP。

現代化布局方面,工行主動圍繞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升級,強化股、貸、債、保聯動,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積極參與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股權投資試點工作,已在上海、北京、杭州、廣州等城市完成股權投資試點基金設立,實現全國18個試點城市合作意向全覆蓋,意向基金規模超千億元。

數字化動能方面,工行全面深化數字工行建設,夯實業務和數據技術兩大支撐體系。2024年末,手機銀行移動端月活客戶達2.6億戶,工銀e生活月活客戶達1930萬戶,開放銀行全年交易額達375萬億元。

多元化結構方面,工行持續優化經營結構,打造多點支撐、高效協同的發展新格局。「大中小微個」相協調的客戶結構進一步完善,公司和普惠客戶數分別增加129萬戶和62萬戶,零售+普惠貸款增量佔比提升,金融市場業務的價值貢獻提升。

生態化基礎方面,工行堅持把自身生態構建融入經濟社會整體生態之中,深入實施GBC+基礎性工程,聚焦客戶需求變化。2024年,全行G端和B端拓戶超過37萬戶,C端觸達近1.7億人,個人客戶增加超過2500萬戶,手機銀行客戶增加超3500萬戶。同時,該行堅持把ESG和可持續發展理念有機融入經營發展,進一步夯實ESG治理架構,持續完善ESG信息披露體系。

服務開放 提質拓面

在深入參與國際金融治理,積極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工行始終躬身力行。副行長張偉武介紹,2024年,工行堅持全方位服務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局,國際化經營總體保持高質量發展態勢。

工行在31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設有254家分支機構。全球經營業績穩中有進,境外機構全年稅前利潤超44億美元,同比增長19%;年末總資產超4300億美元,同比增長4%。

在服務外貿外資方面,工行也不遺餘力,累計為重點外貿外資企業發放融資4.8萬億元。持續提升對「走出去」中資企業的服務能力,支持海外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工銀全球付」體系建設,發布全球付非洲服務方案,全球付海外直通28個國家和地區、覆蓋56個幣種。持續推廣海關「單一窗口」中小微外貿企業金融服務,全年辦理「單一窗口」項下跨境匯款超64億美元,位居同業第一。

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2024年,工行向全球市場主體發放跨境人民幣融資超1.45萬億元,全年跨境人民幣業務量達9.8萬億元,清算行業務量突破155萬億元,同比增長48%。

積極服務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分別制定支持香港、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專項措施,率先在上海成立自由貿易賬戶分賬核算單元總部,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等重點區域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發展,累計服務客戶近1.2萬個。

服務全球超60個國家和地區的700餘家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市場覆蓋率超過60%;2024年承銷39隻熊貓債,發行規模1015億元,市場佔比55%,其中工行主承份額佔比16%。

作為金磚國家工商理事會中方主席單位,工行持續深化國際合作,發起成立的「一帶一路」銀行間合作機制(BRBR)已覆蓋75個國家和地區的183家成員及觀察員機構,中歐企業聯盟(CEBC)成員企業覆蓋歐洲17個國家、總數達100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44家。

工行也主動跟進外貿服務新業態。針對支付機構、跨境電商平台、獨立站、外綜服等客戶的服務需求,打造跨境電商綜合線上服務體系,提供45個小幣種結售匯服務和100多個幣種的匯率風險管理,已累計辦理跨境電商結算近萬億元,服務中小微電商企業超10萬家。

微信圖片_20250331103609.png

圖片2024年11月,工商銀行作為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戰略合作夥伴參展,全方位展現該行在支持實體經濟、服務全球供應鏈、推進金融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呵護科創 區域協同

新質生產力正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張守川介紹,工行主動作為,從資源供給、服務提級、創新加速三方面持續加碼,全面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工行總行成立科技金融委員會,在同業中首家成立總行級科技金融中心,在全國設立25家區域性科技金融中心,其中去年新設6家,基本覆蓋境內科創「高地」。以「春苗」「秋實」等專項服務呵護專精特新小巨人等重點客群。並加強與國家科技部等部委合作,強化對重點科技項目的金融支持。

工行也積極服務國家區域戰略和鄉村全面振興,致力於讓金融資源在城鄉、區域之間配置更加均衡。截至2024年末,涉農貸款餘額4.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超7900億元。持續完善縣域網點、手機銀行、工銀「興農通」APP、融e聚開放銀行等一體化服務渠道,縣域網點覆蓋率達87.4%,線上縣域鄉村客戶數突破1.84億戶。

商業銀行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穩健的資產質量。副行長王景武表示,工行始終將資產質量視為生命線來守護。2024年末,境內分行對公貸款的平均不良率為1.5%,較上年末下降27BP。零售不良率處於可控水平。房地產行業貸款整體呈現「質量向好、結構優化」的良好態勢。工行將持續完善「行業、區域、產業鏈」信貸政策支持體系,努力實現區域均衡發展與資產質量的穩定。記者 鄧建樂)

頂圖:工商銀行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香港現場:行長劉珺(中)、副行長兼董事會秘書段紅濤(右)、副行長姚明德(左)。

責任編輯:呂馨 從「投資工行」看「投資中國」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