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深圳啟動了全國最大規模的車網互動(V2G)實測,實現了新能源汽車與電網之間的雙向充放電功能,深圳全市超過760個充電場站、超過1.7萬車次參與活動。
當天,蓮花山充電站門口,進出的車輛絡繹不絕,有的市民是來充電的,也有的是來向電網反送電的。網約車司機林先生熟練地將車輛接入雙向充電樁,「利用吃飯的時間,給電網返銷1小時電,可以補貼200元(人民幣,下同),吃飯也不用擔心浪費時間了,剩餘的電量還夠我跑一會兒。」他的電動汽車正悄然變身為城市電網的「移動充電寶」。
這是今年以來深圳供電局開展的第3次規模化車網互動實測活動。深圳全市電動汽車車主都可以把富餘的電量反送回電網,每反送1度電可以獲得4元錢,比其低谷期充電1度電花費0.4元錢,足足賺了3.6元錢差價。蓮花山超充站也成了全國單日放電量最大的超充站點,單日放電量超13000度。
在位於深圳坪山的馬巒山郊野公園充電站,純電動重卡泥頭車也首次加入了反向放電隊伍。據統計,每輛重卡泥頭車可持續放電高達300度,相當於30多戶家庭一天所需的用電量,可為1.5萬部手機充滿電,為城市在極端天氣或災害中的應急保供提供了新的解題思路。
本次實測通過「邀約填谷充電、V2G反向放電、智能有序充電」三大核心模式,並依託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和南方電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的順易充平台實時監測互動效果,驗證了包括電鴻快充協議、全液冷超充設備、遠程調控技術在內的多項車網互動關鍵技術。「活動實現了多場站聯動、多場景覆蓋,多品牌不同車型參與,打通了重卡放電關卡,有效挖掘車網互動的調節潛力,對超大城市電網供需平衡、新能源消納、應急保供、提升城市韌性具有重大意義。」深圳供電局市場及客戶服務部副總經理孫曉佳表示。
據了解,近年來,深圳持續大力推進「車-樁-電池-電網」的「電力充儲放一張網」建設。2024年,深圳建成超充站1030座,建成光儲超充和車網互動一體化站100座,新建充電樁13.4萬個,累計建成充電樁達42萬個,成為全國首個實現超充站、充電槍數量超過加油站、加油槍數量的「雙超」城市,基本實現「一公里超充出行圈」。
頂圖圖說:深圳車網互動實測期間,進出蓮花山超充站的車輛絡繹不絕。圖源 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