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江蘇南通召開開放再出發暨開發園區高質量發展大會。
據介紹,南通將堅持把開發園區作為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的着力點,推動開發園區持續擴容,推動開發園區進一步發揮經濟發展主戰場、招商引資主力軍、改革開放主陣地、科技創新主引擎、高端產業集聚區的作用。
1984年,南通躋身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行列,獲批設立首家國家級開發區——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從此拉開了開放發展的大幕。40年來,南通以開放為筆、以改革為墨,在江海大地書寫了高質量發展的「滄桑巨變」。
2024年,南通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4萬億元,增長6.2%,增幅列全國27個萬億城市第二。開放能級越來越高,累計使用外資突破500億美元,落戶外商投資企業超3800家,6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南通投資項目112個。
「除了歐洲和南美外,我們在如皋建立的第三個工業中心,作為全球生產系統的一部分,將在今年開始生產。」斯堪尼亞製造(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Hagstrom Jonas在發言時表示,當地政府對企業的外地和外籍員工的關心支持,是企業立足南通的根基。企業的目標是超過80%的零部件實現本地化。
目前,南通已累計獲批設立省級以上開發園區17個,數量江蘇省第二;國家一類開放口岸5個,數量全省第一,開發園區已成為南通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源。
「我們將緊盯外資,放大優質資本集聚效應。構築面向未來的開放載體,系統推進新時代未來產業園建設,重點布局外資和『3+1』未來產業專屬園區建設,力爭2033年工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南通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保德林表示,作為全市開發園區的長子,南通經開區將奮勇爭先,當好示範,全力推動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全國一流開發區。
啟東市委常委、啟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郭建表示,園區將充分發揮萬里長江入海口、萬億都市浦東北、高鐵江北第一站三大區位優勢,立足新能源、生物醫藥、泛半導體三大主導產業,做大做強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
據介紹,南通目標到2027年,南通經開區要形成3至4個500億級產業集群,其他國家級開發園區形成5個以上300億級產業集群,省級開發園區各形成2至3個100億級產業集群,爭取用3年左右時間建成30個承載力強、集聚度高、有影響力的特色產業園區。
「南通將聚焦『產業、創新』兩大重點,樹牢『精簡、高效』兩大導向,推動開發園區持續提級擴容,加快打造經濟發展主戰場、招商引資主力軍、改革開放主陣地、科技創新主引擎和高端產業集聚區。」南通市委書記吳新明表示,南通將深化園區體制機制改革,着力打造承接國內外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雙循環的高水平開放載體,紮實推進開發園區高質量發展,為江蘇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作出更大貢獻。
會上,發布了《南通市穩外貿穩外資若干政策措施》,24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超300億元。(趙振華 宋璟)
頂圖:3月29日,江蘇南通召開開放再出發暨開發園區高質量發展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