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建行去年賺逾3362億元人民幣 增1.15% 派末期息0.206元

建行去年賺逾3362億元人民幣 增1.15% 派末期息0.206元

責任編輯:蔣璐 2025-03-28 17:31:48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中國建設銀行(939)公布2024年度經營業績,淨利潤3362.82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幅1.15%。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0.69%,成本收入比29.58%,繼續保持市場領先。派發末期息,每股人民幣0.206元,派息比率保持在30%。

    經營質效保持領先

    資產負債穩健協調發展。截至2024年末,集團資產總額40.57萬億元,增幅5.86%。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淨額25.04萬億元,增幅8.48%。負債總額37.23萬億元,增幅5.90%。吸收存款餘額28.71萬億元,增幅3.83%。活期存款佔比42%,保持市場領先。存款付息率1.65%,同比下降12BPs,付息成本明顯改善。

    核心指標均衡協調。淨利潤3362.82億元,增幅1.15%。淨利息收益率1.51%,平均資產回報率0.85%,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10.69%,成本收入比29.58%,資本充足率19.69%,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4.48%,均處於同業領先水平。按照一級資本排名,連續11年位居英國《銀行家》全球銀行1000強第二位。

    資產質量整體穩定。不良貸款率1.34%,較上年下降0.03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1.89%,較上年下降0.5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33.60%,風險抵補能力充足。

    分紅比例保持較優水平。董事會建議派發2024年末期現金股息每股0.206元人民幣(含稅),2024年全年現金股息為每股0.403元人民幣(含稅),全年分紅合計約人民幣1,007.54億元,佔2024年集團口徑下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比例30%。

    社會形象持續提升。個人業務連續三年蟬聯《亞洲銀行家》三項綜合性大獎。大力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榮獲《金融時報》年度最佳科創金融服務銀行、《環球金融》中國最佳投資銀行。明晟ESG評級躍升至AAA,達到全球領先水平,可持續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32.jpg

    堅守本源全力服務實體經濟

    精準滴灌重點領域、重點區域。支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保持債券投資穩定增長,金融投資較上年增加1.05萬億元,增幅10.85%。積極發揮基建、產業鏈供應鏈的投融資優勢,全力服務「兩重」「兩新」;民營企業貸款餘額5.99萬億元,增幅11.01%;投向製造業的貸款3.04萬億元,增幅12.25%;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餘額2.84萬億元,增幅26.63%。高效服務國家區域戰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公司類非貼現貸款新增超7700億元,服務雄安新區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邁出新步伐。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涉農貸款餘額3.33萬億元,增幅8.16%;縣域貸款餘額5.45萬億元,增幅9.84%。

    助力提振消費惠民生。積極發揮零售信貸優勢,加力推動金融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落地見效。個人消費貸款餘額5278.95億元,增幅25.21%;信用卡貸款餘額同業首家突破萬億元。「建行生活」承接196個城市76.96億元消費補貼金額,拉動民生消費742億元。投放全國首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個人住房貸款。優化支付環境,持續提升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重點人群支付便利性。 ?

    全力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實好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扎實做好「保交房」「白名單」擴維增效等工作,有力支持「三大工程」建設。高效推進個人住房貸款利率調整工作,助力降低居民融資成本。拓展行業場景,強化產品更新供給,推進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落地深化。加大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投放,推動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股權投資試點業務基金於北京、上海、蘇州、合肥落地。

    支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強化本外幣一體化服務,做好穩外貿穩外資服務,全年貿易融資投放量2.15萬億元,跨境人民幣結算量突破5萬億。英國人民幣清算行累計清算量突破126萬億元,保持亞洲地區以外最大人民幣清算行地位。大力支持RCEP區域經濟一體化,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提質增效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深化綜合服務。創新「技術流」「投資流」等科技創新評價工具,推廣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內部評估方法,提升科技型企業融資可得性。加快推進科技金融專業化機構建設,配套差別化政策。加大「股貸債保」金融供給,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強大動能。科技相關產業貸款餘額超3.50萬億元;承銷科創票據72期,承銷規模190.13億元。

    綠色金融豐富產品譜系。建立綠色發展協調推進機制,充分發揮集團多牌照優勢,強化綠色產品創新。綠色貸款餘額4.70萬億元,增幅20.99%;參與承銷境內外綠色及可持續發展債券112期,發行規模1,863.90億元。推動子公司綠色投融資業務發展,廣泛支持綠色產業。深化集團自身低碳運營,加強碳足跡管理。

    普惠金融擴面提質。普惠金融信貸供給總量穩步增長,普惠金融貸款餘額3.41萬億元;服務客戶336萬戶,較上年增加18.51萬戶。深度融合線上線下服務,滿足企業全生命周期需求。「建行惠懂你」平台註冊個人用戶2451萬戶,認證企業1,414萬戶;開展普惠金融服務的網點約1.4萬家,配置普惠專員超2.2萬人,已掛牌普惠金融特色網點2880家。

    養老金融生態建設縱深推進。發布集團養老金融統一品牌「健養安」,打造「養老金融專業銀行」。穩步拓展社保卡業務,着力提升用卡體驗。積極擴大年金制度覆蓋範圍,建信養老金二支柱資產管理規模突破6200億元。啓動「養老中國行」活動,積極助力個人養老金制度全國推廣。着力打造養老金融「單項冠軍」產品,助力養老財富保值增值。創新養老服務貸款產品,將養老產業納入信貸優先支持行業。推出手機銀行「安心版」養老專區,打造60家「健養安」養老金融特色網點,全面提升適老化服務水平。

    數字金融賦能數實結合。支持數字產業化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貸款餘額近8000億元。提升數字化賦能業務成效,「建行雲」整體算力規模和服務能力保持同業領先。手機銀行和建行生活「雙子星」用戶數達5.21億戶,當年金融交易用戶數達1.84億戶。創新數字人民幣場景應用,累計消費筆數居同業首位。

    深化改革健全管理體系

    優化集團管理框架頂層設計。完善內部體制機制,着力打造權責明晰、協調運轉的公司治理體系,協同高效、專業專注的客戶服務體系,全面主動、有效制衡的風險內控體系,反應敏捷、安全可靠的信息科技體系,開放集約、智能高效的渠道運營體系,板塊化、穿透式管理的集團一體化管理體系,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強化科技渠運支撐。加快建設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全面完成核心系統分布式轉型。提升全渠道效能,推進網點集約化運營範圍和流程優化,完善數據治理體系。積極融入開放技術生態,以企業級視角推動人工智能在智能客服、客戶營銷、授信審批、風險管理等領域應用。目前已形成基於DeepSeek-R1的推理類金融大模型,並在生產環境完成私有化部署,賦能全集團的應用場景。建設銀行GPU等新型算力已佔算力總規模的23.39%,充分支撐了金融大模型的訓練和應用需求。

    協同控險構築安全底線。持續完善全面主動智能的現代化風險管理體系,健全「三道防線」立體式風險治理架構,推進境外機構穿透式差異化管理。穩妥有序化解房地產、地方政府債等重點領域風險,強化普惠、零售貸款領域的集約化風險防控。堅持穩健合規經營,加強員工行為規範、案件防控、問責機制建設,切實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證安全生產運營。(木子)

33.jpg

責任編輯:蔣璐 建行去年賺逾3362億元人民幣 增1.15% 派末期息0.206元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