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田科技城匯聚科技企業之際,世邦魏理仕香港估值及諮詢服務部主管兼執行董事鄭亥延昨日(24日)表示,在創新科技園區附近興建公屋未必適合研發專業人士,呼籲港府重新審視新田科技城整體規劃。
鄭亥延認為,即使政府日後逐步修改公私營房屋比例,但仍可能不足以滿足預期的新勞動人口湧入北部都會區。她認為,專業人士或能在深圳以相似的預算找到更大的住宿空間。新田科技城充足的私人住宅供應對於實現經濟協同效應至關重要。
對於新田科技城為創新及科技行業預留超過300公頃的土地,鄭亥延建議,相關部門需仔細審視在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中企業及科技園區的規劃。
另外,洪水橋/廈村新發展區已預留了約4500萬平方呎的物流和工業用地,多於香港現有私人倉儲空間的3960萬平方呎,世邦魏理仕香港估值及諮詢服務部董事楊卓衡亦認為,港府需有計劃地調整供應,應對洪水橋及廈村新發展區的需要。
港府早前決定延長兩幅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的招標期限,楊卓衡認為,這反映了政府確保用地成功出售的決心,而這些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旨在將棕地作業者從空地遷移至建築物,且大多受北部都會區發展土地收回過程所影響。
因此,楊卓衡認為,研究市場效益固然重要,但市場仍擔心土地回收進度或會延遲以及賣地收入延遲所造成的資金缺口。他指出,港府需要盡量減少私人發展商的財務負擔,建議修改多層現代產業大樓用地的招標模式、提供特殊付款條件,並由政府在過渡期轉租予受影響的棕地作業者。(記者 鄺偉軒)
頂圖:鄭亥延(右三)指,新田科技城擁有的私人住宅供應對實現經濟的協同效應至關重要。記者 鄺偉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