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香港「好市民獎頒獎典禮2024」將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深圳大學三位本科學子——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2021級何金淼、溫建彬和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2021級王皓霖因見義勇為榮獲香港「好市民獎2024」,這也是近二十年來,首獲香港「好市民獎」的內地大學生。就在典禮舉行的前幾天,他們在香港警察總部接受了媒體記者的採訪。
發現墜海者 三位學子迅速施救報警
2024年1月18日凌晨,三位深大學生在香港金紫荊廣場附近等候返深巴士,突遇一名年輕女子墜海。在確認有人墜海之後,三名同學迅速採取行動。何金淼立即拋下岸邊的救生圈並報警,王皓霖、溫建彬則在附近尋找幫手,並不停地向落水市民喊話,安撫其情緒。幾分鐘後,接到報警的香港衝鋒隊警員與消防「蛙人」先後趕到現場,將女子救上岸,並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事了拂衣去,不留功與名。當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的香港媒體想採訪三名同學時,三名同學表示,救人的舉動對他來說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做一個不留名的人就行啦,好簡單的事。」
三位深大學子的果敢和善舉,引來了香港媒體紛紛報道。當天下午,「點知香港」公眾號發文尋人《@深圳大學:貴校3名學生在香港救人,未留名!》。深大宣傳部的老師們在得知此事後,立刻組織尋人,用最快的時間找到了三名同學,並在當天的深大官方公眾號上發推文,為見義勇為的他們「點讚」。隨後,多家媒體以及學校共青團、廣東共青團、深圳發布等官方政務公眾號也紛紛發文表揚。
站在一年前事發的海邊,何金淼說,現在回憶起來仍能感受到當時的緊張情勢。記者在現場看到,事發海邊的護欄高至成年人胸口以上位置,海浪湍急。「當時腦子裏唯一的想法就是『救人』,事後我們也覺得非常慶幸,幸虧香港警方迅速出警和周圍群眾的援助,我們才能成功協助救援墜海者。」他表示,在當時的情形下,相信任何人都會施以援手。
願展示深大正能量 成為深港兩地交流的紐帶
「當時三位深大學生並沒有因為天色已晚而匆匆離開,而是堅持確認是否有人墜海,並冷靜參與救援。正是他們的責任心,挽救了一條生命。對於三位學生,我們一致認為他們起到了好榜樣的作用,是共同維護香港社會安全的力量。」香港警務處公共關係部(策略聯絡組)總督察溫翠玲說。
為了表揚三位學子的義舉,香港警務處決定向他們頒授「好市民獎2024」。溫翠玲表示,他們是近二十年來唯一獲得香港「好市民獎」的內地大學生。2月23日,三位學子將赴港參加頒獎典禮。
據了解,香港「好市民獎」(「好市民獎勵計劃」)設立於1973年,由香港警務處和撲滅罪行委員會合辦,並獲香港總商會支持。本屆「好市民獎」以「好市民·好故事·隨處現」為主題,嘉許80名協助警方防止和偵破罪案以及拯救生命的好市民,表揚他們協助推動防罪滅罪工作,獎項涵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旨在激勵更多市民挺身而出,實踐「好市民精神」。
在談及獲獎感受時,三位深大學子不約而同地表示,這對他們是莫大的肯定。「這個沉甸甸的獎項是我們的榮幸,它不僅僅代表一份榮譽,更代表一份責任,激勵我們在別人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去做更多力所能及的善事。」溫建彬說。王皓霖說:「我們也希望藉此機會展示深大人的良好形象,增進內地與香港的正向交流,成為深港兩地交流的紐帶。」
三學子即將本科畢業 分別計劃赴港深造或留深就業
「父母和家人經常會教育我,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要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時間向別人伸出援助之手。我的學校則會更加具體的教會我們如何伸出援助之手,如何保持冷靜,並根據當時的現場情況作出最正確的決定。」王皓霖說。
據了解,三位獲獎學子所在的深圳大學,每學期都會常態化開展消防、反詐、急救等多方面的安全培訓和講座,定期開展消防救援應急演練等活動,以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師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
這段協助救援的經歷,也讓王皓霖有了更多新的想法:「也許未來我們能利用專業知識研發出智能監測系統,可以預防或識別生命體遇到危險的情況,方便第一時間對墜海者實施救援。」他們表示,深圳大學一直鼓勵和支持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令他們在「復盤」這段經歷的時候,大膽萌生了創新的想法。
今年,三位學子即將本科畢業,面臨升學或就業的選擇。對於未來,他們有着各自的計劃和目標。而這次救援的經歷,也讓他們有了不一樣的考量。打算畢業後直接就業的溫建彬想留在深圳,希望自己能夠在建築領域相關企業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何金淼和王皓霖則打算繼續深造,「我正在申請香港研究生的項目,香港是一個很好的地方,有很多好的大學和就業機會。得知獲獎後,我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王皓霖說。何金淼目前正在為研究生考試複試做準備,他表示,如果未來有機會到香港深造或就業,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記者 林麗青 圖片攝影 黃應鏘 通訊員 王若琳 李世卓 周翊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