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總務省昨天公布最新通脹報告,今年1月,日本去除生鮮食品後的核心CPI同比上漲3.2%至109.8,漲幅為2023年6月以來最高。至此,日本核心CPI已連續41個月同比上升。數據進一步加強市場對日本央行提早加息的預期。
米價同比漲幅超70%
報告顯示,大米和能源價格上漲是當月核心CPI上升的主要原因。由於去年夏季開始出現的大米荒持續發酵,1月日本米價同比漲幅超70%。此外,日本生鮮食品價格也繼續大幅上漲,其中捲心菜價格幾乎是去年同期的3倍。
分析人士指出,1月日本物價漲幅擴大主要是受成本推動,而非需求拉動。由於物價漲幅超出市場預期,日本央行或再次提高利率以抑制物價上漲。
上月日本整體通脹率從3.6%升至4%,是2年來首次觸及這一關口。數據顯示,通脹加快主要是由於米價和能源價格上升帶動,其中能源價格上升10.8%。若果剔除新鮮食品和燃料的通脹率為2.5%,是去年3月以來最高。
日本央行上月會議一如預期加息0.25厘,短期利率目標上調至0.5厘,達到約17年來最高水平。央行又表示,實質利率處於非常低水平,若經濟及物價走勢符合預期,將繼續加息。
美銀分析師指,日本央行很可能愈來愈擔心通脹風險,將提高提早加息和提高終端利率的可能性。預期日本央行將在6月和12月加息,並將終端利率預測上調至1.5%,在明年6月和後年首季再加息兩次。路透社訪問大多數經濟學家均預料日本央行今年內將再次加息,最有可能在第三季行動,將政策利率提升至0.75厘。
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昨天預計,寬鬆的金融環境繼續支持經濟。他重申,若經濟表現一如預期改善,日本央行將會加息。日本央行委員高田創表示,要繼續考慮逐步加息,同時指日本債息走勢與市場對經濟看法一致,而且日本近期公布的數據也對日本央行加息提供依據,經濟增長高於預期,名義薪資創下近30年來最大升幅。
圖説:日本核心CPI已連續41個月同比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