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說真話、講乾貨、談良策首屆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大會盛大啟幕

說真話、講乾貨、談良策首屆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大會盛大啟幕

責任編輯:徐樂釗 2025-02-21 10:03:5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精品引領,向新向質」,備受矚目的首屆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大會暨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電視劇節目交易會,於2月20日在充滿創新活力的深圳盛大啟幕。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劉建國,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玲出席大會開幕式,並發表重要講話,為行業發展指明方向、注入動力。

作為2025年影視行業極具影響力的「開年第一會」,大會成功匯聚了主管部門、協會領導,視頻平台與製作公司的高管,及知名導演、編劇、製片人等全產業鏈代表。全行業2000餘名從業者齊聚一堂,帶着對行業的深刻洞察與無限熱忱,圍繞行業面臨的痛點與趨勢、挑戰與機遇展開深入探討,為推動影視行業高質量發展凝聚智慧、共繪藍圖。 

開幕式暨主旨演講:直面痛點、務實高效

主旨演講環節,中制協會長、正午陽光董事長侯鴻亮表示,2025年是電視劇行業的破局關鍵之年。他分享三點行業期待:第一、以觀眾為本,重塑精品創作生態。第二、以創新為翼,激發行業新生力量。第三、以協同為基,共築長期主義。他進一步指出,行業變革迫在眉睫,破局之道,在於回歸「內容為王」的本質。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黨委副書記、副召集人夏曉輝,以「擁抱變化、堅定信心,推動電視劇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分享了2025年總台電視劇工作的規劃部署和創新思考。他指出,總局將持續推動重大主題宣傳提質升級進一步壯大主流價值、主流輿論、主流文化;持續傳承文脈、守正創新鞏固深化「滿屏皆精品」;持續向創新創意要效益,以新的內容模式打造新的創收增長點;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從「走出去」向「走進去」躍升。

中制協常務副會長,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認為,行業的問題是必須要尊重觀眾。他指出,行業需回歸「以觀眾為中心」的創作本質,尊重創作者規律,避免內容注水、濫用IP和流量演員等現象。同時,他呼籲主管部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杜絕平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並給予合理創作空間。 儘管微短劇當前存在格調參差等問題,但動態迭代中或將誕生精品,唯有尊重觀眾需求、擁抱創新與規範並舉,方能實現行業長遠繁榮。

中制協副會長,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行政總裁孫忠懷,分享了騰訊視頻追尋「下一部好劇」的經驗。他表示,平庸內容會破壞行業,好內容不斷拉高上限。對於「好劇」,騰訊視頻給出的定義是,兼具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的劇集。他進一步指出,劇本不好的項目肯定不會被批准。他還提到,騰訊視頻明確反對「唯流量論」「唯市場熱度論」,把「適配」作為選擇演員最主要考慮的出發點。未來,騰訊視頻將推動「後驗激勵」合作模式,力求創作出更多優質劇集。 

著名導演,中廣聯合會電視劇導演委員會會長,春羽影視董事長鄭曉龍,圍繞長短劇集的形式、文藝作品的價值觀兩方面探討了行業的「變與不變」。他指出,電視劇形式不斷演變,短劇是形式的自然回歸,微短劇是創新,但需注重內容深度,避免套路化。無論形式如何變化,創作者都應秉持現實主義態度,扎根本土文化,推動影視作品精品化發展。 

此外,大會上還有多位影視傳媒人士發表了對行業的新看法與發展新經驗。

劇集產業年度發展報告:直擊四大核心痛點

大會期間,中制協副會長兼秘書長蘇曉代表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發布《2024中國劇集產業年度發展報告》。通過詳實的市場數據,直面行業困境與成果,力圖為劇集產業找尋新的航向。

他表示,2024年是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值得驕傲的一年,20部代表作品涵蓋主旋律、多元題材及創新續集,部分劇集帶來平台收入超10億元。他指出,行業需進一步培育爆款內容,推動單劇商業價值向20億、30億邁進,以提升整體產業影響力。  

但同時,行業仍有四大核心痛點亟需解決。一、產業需要超過200部/年的土壤。當前電視劇與網絡劇年播出量持續下滑,視頻平台因用戶增長放緩縮減產能,超半數項目虧損。蘇曉強調,年產量需超過200部以上,才能保持良心的土壤,避免資本與人才流失導致創新乏力,建議政府與平台合力穩定市場基礎。  

二、短劇集,要能掙到錢。近年短劇(20集內)因成本高、播出周期短難以盈利。對比奈飛模式指出,國內平台會員基數與付費能力不足,單集成本受限,建議嘗試多平台聯播分攤成本,同時探索短劇廣告與會員收入新路徑,推動製作方與平台「雙向奔赴」。

三、風險,得一起扛。調研顯示,超六成製作公司面臨資金短缺,32.3%企業近三年虧損。蘇曉呼籲打破傳統「甲方乙方」關係,鼓勵製作方與平台共擔風險、共享收益,創作者片酬與播出效果掛鈎,以激發行業活力。  

四、盜版,堅決開戰!盜版問題每年造成平台超200億元損失,且夾雜不良信息危害青少年。網盤、搜尋引擎、短視頻為盜版「重災區」,部分平台以「避風港規則」「二創」為由消極應對,呼籲完善法律、跨部門協作根治頑疾。  

蘇曉總結,劇集產業正經歷商業模式與形態的巨變,但「內容為王」的初心不變。面對短視頻衝擊,行業需凝聚共識,以優質內容爭奪用戶時長,構建健康生態,迎接未來機遇。

下午的平台年度趨勢與市場需求發布環節,來自總台、長視頻平台、短視頻平台、電視劇聯制聯購聯播機制、深圳市福田區的代表,逐一發布年度趨勢及對內容的需求。(記者 伍敬斌)

責任編輯:徐樂釗 說真話、講乾貨、談良策首屆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大會盛大啟幕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