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11日,為期兩天的人工智能行動峰會在法國閉幕。與會的數十個國家在峰會結束之際共同發布《關於發展包容、可持續的人工智能造福人類與地球的聲明》。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當天的峰會致辭中表示,他相信在此次峰會上的有關討論將有助於豐富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對話。他呼籲國際社會採取一致努力,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建立可持續的數字基礎設施,培養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使各國及其民眾成為這場「人工智能革命」的積極參與者。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致辭表示,人工智能領域的競賽「遠未結束」,歐盟的目標是能在未來動員2000億歐元的資金用於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希望藉此機會加速創新。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主旨講話中強調,人工智能代表着深刻的技術轉變;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是能否在多領域實現對人工智能的掌控力,確保其為人類服務。他還強調全球合作對於塑造人工智能未來方面的重要性。馬克龍在峰會閉幕後通過社交媒體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峰會「共同譜寫人工智能新時代的開端」。
然而,美國副總統萬斯當天的講話吸引了法國輿論的更多關注。他在講話中所持立場彰顯了美國與歐盟等多方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分歧。
《關於發展包容、可持續的人工智能造福人類與地球的聲明》中稱,將確保人工智能「開放、包容、透明、合乎倫理、安全和可信」。法國等國還呼籲加強人工智能治理協調的全球對話。據法國BFM電視台報道,美國未簽署相關聲明。
本次人工智能行動峰會由法國倡議召開。目前印度有意繼續承辦該峰會,瑞士也有意在明年舉辦人工智能領域的峰會。(中新社記者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