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庫布齊治沙試驗迎風挺進  全球節水行動凝聚信念

庫布齊治沙試驗迎風挺進 全球節水行動凝聚信念

責任編輯:林梓琦 2025-03-25 22:56:43 來源:香港商報網

    3月22日第33屆「世界水日」,北京黃河緣公益基金會聯合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科學研究院、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三門峽黃河明珠(集團)有限公司、鄂爾多斯水利局等機構,以「鎖住每一滴沙漠的眼淚」為主題,在北京主會場及全球十餘個分會場同步啟動多城聯動節水公益行動。本次活動覆蓋沙漠、綠洲、海濱、城市及海外地區,清華大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黃河研究項目組全力行動,體現出整個活動通過科技賦能、文化創新與公眾參與,構建全民節水行動網絡,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在北京、內蒙古、新疆、河南、河北、廣州、海南等十餘個省區市及海外分會場同步啟動。通過科技治沙、生態藝術、公眾參與等形式,活動輻射超百萬人,構建起全民節水命運共同體。

2.PNG

    沙漠現場:9級狂風下的科技攻堅

    從3月23日到25日上午,內蒙古庫布齊沙漠風力從7級增強至11級,沙塵遮天蔽日,能見度降低。國務院參事張紅武帶領清華大學黃河研究團隊、西貝鐵軍志願者堅守試驗現場,從失敗中找解決問題的出路,在成功中凝練方法,不斷推進風沙阻控技術優化進程。

    基於空氣動力學原理的風沙阻控系列技術在極端天氣中表現亮眼,近地風速明顯降低,沙粒堆積升高得到遏制。25日上午初步驗收人員認真檢查了工程質量,現場發現阻沙效果與工程自身穩定都很成功!首先,正是由於這些阻控工程不被肆虐的風沙掩埋,才能夠成功發揮阻止沙丘移動和發展的作用;其次,這些阻控工程只有在沙漠中穩定,才能說明治理措施成功。驗收之後,年輕的姑娘們興奮的說「以後這裡就成為我們的打卡地了」!張紅武參事介紹說,本項風沙治理研究領域和關鍵技術,不僅是清華大學從未涉及過,更沒有在野外獲得試驗成功,而且在全世界也沒有這樣的技術先例。王帥局長不由得感慨萬分:「過去治沙靠人力苦守,如今科技讓『沙丘止步』成為可能。這項技術不僅為鄂爾多斯地域、為庫布齊沙漠,更為中國乃至全球沙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國方案!」

    志願者身披防風服、佩戴護目鏡,在狂風中加固阻沙設施。被稱為「沙漠深處的築夢者」的胡覺新告訴大家,庫布奇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又是中國距離首都最近的沙漠,西貝鐵軍營地的沙丘均為流動沙丘,選擇營地外圍創建風沙阻控技術示範試驗場所,不僅對於風沙治理有學術和工程價值,而且在鄂爾多斯市水利局的支持下,又能將此成為治沙技術訓練營地,使學員們完成沙漠基地課程訓練的同時,讓他們還可掌握風沙治理知識,其意義不可小覷。夏禎波表示:「風沙打得臉生疼,但看到技術奏效,一切都值得!」張紅武參事戴着護目鏡,頂着漫天飛舞的黃沙,靠前指揮並帶頭苦幹,聲音沙啞卻堅定:「11級風是挑戰,更是科研的機遇。我們要證明,科學的技術手段能鎖住流動的沙丘!」

3.JPG

    多方凝聚治沙決心

    鄂爾多斯水利局局長王帥感概:「庫布齊沙漠位於河套平原黃河『幾字灣』里的黃河南岸。「庫布齊」為蒙古語,意為弓上的弦,因為它處在黃河下像一根掛在黃河上的弦,她曾是『死亡之海』,如今成了『希望之地』。這次實驗讓我們看到,科技創新與政府、社會力量的結合,是破解生態難題的關鍵。未來我們將推動技術規模化應用,讓沙漠真正『流下綠色的眼淚』。」

    全國水土保持工作先進個人張強說:「作為一線水利工作者,我深知治沙的艱辛。但今天,志願者的堅守、專家的智慧讓我充滿信心——節水治沙不是口號,是每一代人的使命!」

4.JPG

    北京黃河緣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文捷記憶深刻:「從主會場的藝術共創到沙漠中的科技攻堅,每一個環節都讓我感動。新疆、河南、河北、山東、廣州、海南以及國際志願者的參與證明,節水護水是人類共同的語言。」 監事長王增濤:「在溫榆河畔懸掛許願瓶時,一位孩子問我:『沙漠的眼淚能變成彩虹嗎?』今天,庫布齊沙漠的風沙中,我看到了答案——只要行動,希望永不乾涸。」 基金會常務理事付鵬、張學軍都深深敬佩張紅武參事所帶領的清華大學黃河研究團隊堅韌不拔的精神,摩肩擦掌、躍躍欲試的要參與到行動中去;河北靈壽一條街的志願者清理河道時,有人手上磨出血泡,但他說:『為了「熱愛母親河」的大業,為她流汗值得!』這份樸素的情感,正是行動的根基。」 河南志願者帶頭人,基金會」熱愛母親河·日行一善「專委會主任尚光修說:「張紅武參事拉着自己預製的阻沙構件、材料、工具,帶上自己的研發團隊,身先士卒拼命干,把文章寫到鄂爾多斯高原上,太可敬了,向參事學習!」

5.JPG

    從沙漠到世界,行動永不止步

    本次公益行動將持續至3月28日「中國水周」結束,基金會計劃聯合「一帶一路」國家,計劃在撒哈拉、中東等沙漠地區試點應用風沙阻控技術。;開發「全民節水App」,實時追蹤個人節水貢獻,生成生態積分兌換環保權益;啟動「沙漠眼淚」全球藝術巡展,以攝影、裝置藝術講述治沙故事。

    文捷說:「從政府認可到全球聯動,每一滴水的節約、每一粒沙的鎖住,都在重塑人與自然的契約。這場行動沒有終點,因為地球的未來,需要我們共同書寫。」(記者 蘭鈞然 林麗青)

責任編輯:林梓琦 庫布齊治沙試驗迎風挺進  全球節水行動凝聚信念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