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崔梅表示,將聚焦「四高四爭先」,圍繞「網絡支撐、樞紐支撐、平台支撐、制度支撐」4個方面進行重點突破,加快交通優勢再造,全力推進多式聯運高質量發展和運輸結構調整優化,推動物流降本提質增效,積極服務河南打造全國統一大市場循環樞紐和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支點。
強化網絡支撐 構建綜合立體交通體系
着力完善交通骨幹運輸通道,加快推動「米+井+人」綜合運輸通道建設。深入實施內河航運「11246」工程,打通內河航運堵點卡點,延伸主要幹線水運大通道,推動淮河、沙潁河、沱澮河、唐白河4條國家高等級航道提等達標,推進賈魯河通航工程,完善「一縱三橫九支」內河航運總體佈局,積極構建中部便捷出海水運大通道。
加快國家高速公路待貫通路段建設,依託通達全國的米字形高鐵網,支撐構建全國高鐵物流骨幹網絡,打造「一樞多支」現代化機場群。
強化樞紐支撐 打造現代交通物流體系
優化完善「134N」交通物流樞紐體系,加快中國郵政航空樞紐、鄭州國際陸港等重點項目建設,深化四港聯動發展,提升鄭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發展能級,做強洛陽、商丘、南陽等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支持建設一批千畝以上大型聯運物流園區,推動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
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貨通全國」「買賣全球」,圍繞國家「6軸7廊8通道」,重點提升鄭州至歐洲、東盟、中亞等班列線路開行能力;深化豫魯合作,打造沿黃鐵海聯運大通道;加強與長三角港口合作,高效融入「海上絲綢之路」。
強化平台支撐 賦能交通物流綠色智慧發展
實施智慧交通數碼化轉型工程,加快建設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推動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數據安全共享。推進沙潁河、淮河智慧航道及全省內河航運一體化智慧港航平台建設,提升航運數碼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強化市場主體培育,在空陸聯運、公鐵聯運、內河航運等領域打造多式聯運旗艦型龍頭企業,吸引物流龍頭企業在豫設立區域性、功能性總部。深化運輸結構調整,積極推進鐵路專用線進港區、進園區、進廠區,打通鐵路運輸「前後一公里」。
研究制定運輸結構調整政策措施,大力發展河海聯運、鐵水聯運,全力推動大宗貨物「公轉鐵」「公轉水」。
強化制度支撐 推動交通物流標準規則銜接
持續提升制度創新能力,健全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統籌發展、運行監測、公共服務、科技創新等職責體系和運行機制,進一步加強法規標準和統計監測體系建設。
推動多式聯運「一單制」服務模式應用,實現託運人一次委託、費用一次結算、貨物一次保險,多式聯運經營人全程負責,深入推進鄭州機場空陸聯運「一單制」交通強國試點建設;完善省級多式聯運標準體系,高標準完成《多式聯運貨物運輸量計算方法》國家標準編制工作,推動更多標準上升為行業標準、國家標準。(記者 李欣 王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