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智慧傳媒共創社聯合創辦人 何子煜
香港政府於2021年10月發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報告,列出45項行動項目,涵蓋10個工作領域。北都建設相當複雜,對困難要預計充足,因此,「戰略留白」有其必要。
「戰略留白」是大勢所趨
「戰略留白」概念近年來備受關注,即城市產業快速發展往往迅速消耗土地資源,導致後續發展缺乏空間。香港早前的案例印證了這一觀點。例如科技創新核心區——科學園和數碼港在規劃初期未預留足夠發展空間,周邊被住宅和社區用地包圍,限制了園區擴展潛力。與佔地159.48平方公里的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相比,香港科創園區在規模、產能和經濟效益上均顯不足。此外,新建的將軍澳創新園因選址遠離核心創新區,發展潛力進一步受限。
通過劃定「戰略留白」用地,可為城市重大基建、關鍵公共服務設施和應對公共安全問題預留空間。政府可逐步實現「集中連片」規劃,填補「戰略留白」用地,形成重點區域間的協同效應。2020年,北京市和上海市分別通過《北京市戰略留白用地管理辦法》和《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至2035年)》劃定了132平方公里和不少於200平方公里的戰略預留區。此舉旨在確保未來重大事件和項目的順利落地,體現了留白策略對保持城市發展彈性的重要作用,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參考。
香港在發展規劃中引入「戰略留白」新策略,旨在為未來發展預留彈性空間,以應對不確定性和重大戰略需求。該策略核心在於確保發展的可持續性和靈活性,而非追求短期利益。香港實施此政策的關鍵在於議會達成共識,行政與立法部門需加強協作,立法會議員應積極引入國家成功經驗,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各界需將低優先級項目轉為「戰略預留區」,以靈活應對未來需求。此舉可確保重點項目擴展時擁有充足鄰近熟地,實現「願景導向」的發展模式,形成具有巨大潛力的產業集聚區。(中通社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