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範散裝食品經營秩序,築牢食品安全防線,近日,安徽祁門縣市場監管局啟動散裝食品安全整治提升專項行動。
「我們以『專區專管、標籤規範、設備升級』為三大抓手,着力解決散裝食品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區域混雜、標識不清、防護不足等突出問題。」祁門縣市場監管局食品股負責人余鼎韜向記者介紹。
在城區某超市食品區,記者看到熟食區、半成品區、醃製品區、豆製品區、切割區等五大專區通過區域標識牌清晰劃分,每個區域都配有專職管理員和有效隔離設施設備。「過去散裝食品存在交叉污染隱患,現在通過『劃區立界』,要求經營單位必須實現生熟分離、乾濕分區,並配備紫外線消毒燈等隔離設備。」正在現場檢查的市場監管執法人員許群芳拿起一盒滷製品向記者展示:「像這類即食食品,現在必須配備專用取物夾和防護罩,消費者不能直接用手觸碰,更加衛生。」
針對群眾關注的散裝食品「身份信息」問題,該局創新推行「陽光標籤」制度。余鼎韜介紹:「我局要求經營者必須在散裝擺放食品的位置、容器或外包裝上標註食品名稱、生產日期或者生產批號、保質期以及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等核心內容。」
在防護設施改造方面,市場監管部門推出「舊罐換新」計劃,引導商戶淘汰陳舊容器。「我們已經全面更換了舊的散裝食品容器,並且全部加裝了防塵蓋,觀感更佳,更能吸引消費者購買。」某超市負責人表示。
「食品安全無小事,散裝食品不散管,我們將持續以『四個最嚴』要求築牢防線,讓群眾買得省心、吃得安心。」祁門縣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李曉芳在採訪中表示,歡迎廣大市民通過12315平台參與監督,共同構建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新格局。(記者 吳敏 通訊員 王春花 李俊)